ID: 23172797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回延安1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22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回,延安
  • cover
回延安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 B.脑畔(pàn) 慰藉(jiè) 柳林铺(pū) 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 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廷河还要在前头! B.……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框里转。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诗人描绘团聚的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窑洞、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C.“一头扑在亲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出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二、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1)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由于春节历史悠久,加上中国幅员辽阔,故在各地产生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请简要介绍一个你家乡的春节习俗。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过年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小德一家就选择了去旅游。在某个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小德看到了景点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刘为兄,张为弟,兄弟间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是仇,魏是恨,仇恨中有仁有义,单刀独辅汉江山。请说出该对联重点写的人物是谁,并概括对联中一个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 (3)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中秋节或春节的情境。(80字左右) A组:热闹 洋溢 张灯结彩 欢声笑语 齐心协力 兴高采烈 B组:一边……一边…… 不仅……而且…… 7.根据下面所给的上联,根据诗歌《回延安》的内容对出下联,要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_____ 三、现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贺敬之的《回延安》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8.原诗是采用“信天游”的形式写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