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17625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5课《短文两篇》教案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4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15课
  • cover
短文两篇教案:谈读书、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过程与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展示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二、自学过程: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3、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缺陷。 三、交流展示,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 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四、当堂训练: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习目标: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感知《不求甚解》的内容;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自学过程:(一)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