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78161

2 回延安 教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71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延安,教案
  • cover
2 回延安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重点)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内容。(难点) 3.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重点) 作者名片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背景链接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起昂扬的诗情,萌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诗作《回延安》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回延安》。 字词学习 ◆生难字 羊羔 糜子 窑 黍类 柳林铺 盏 喘 搂 白羊肚毛巾 畔 眶 ◆词语集注 糜子:一种果实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留脚印:课文中的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5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朗读全诗提示 (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 (2)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1)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2)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3)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 (4)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5)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课文精讲 (一)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 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登山凭眺,可纵观圣地全貌。“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这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 作者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展示出作者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体会作者在这一节中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 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