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1788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68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十八课《斜塔上的实验》同步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拼音找出来。 不屑(xiè)制裁(cái) 滑稽(jī)一劳永逸(yù)节奏(zòu)赫赫英名(hè) 答案:yù改为yì 解析:分析:逸”字应读yì;不能写成yù,注意韵母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和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A.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 B.有些草早已从水下结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 C.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 D.它们都变成了我的,就像是我亲手种的一样。 答案:C 解析:分析:A、B、D 都是拟人,只有C是比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关键在于要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拟人是把物赋予人的动作形态,使其人格化。 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 节(zòu) ②(hè)(hè) 英名 ③ (yú) 笨 ④付(zhú) 行动 答案: 奏|赫赫|愚|诸 解析:分析:“赫赫”的部首不要写错,付“诸”不能写成“著”。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4.选词填空。 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最后,父子两人 ,伽利略进入了比萨大学学医。(威胁  妥协  要挟) ②教学之余,伽利略更忙于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 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检查  检察  检验) 答案:妥协|检验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结合语句与作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事迹,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qǐ) 祷 不屑 卷帙浩繁 一劳永yì 答案:祈|xiè|zhì|逸 解析:分析:“祈”不要写成祁;“帙”不要写成yì。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6.解释下列词语。 a.卷帙 。 b.等因奉此 。   答案:书籍。|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7.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威胁: 。 付诸行动: 。 答案:威逼胁迫。用威力使人服从。|将内心所想的事情付出应有的行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25个字) 时报讯(记者李真) 北京时间27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