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朱玉婉 课题 《看一看》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本节课是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中以由立方块组成的立体图形为主要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正确的观察平面图。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概念,教材中又设置了根据指令和观察图搭建物体的活动。通过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双向活动,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力,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而设立的。教材中以由立方块组成的立体图形为主要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正确画出观察到的平面图。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过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物体,为本课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打下了基础,本课虽然是继续观察物体,但在观察的对象上有所提升,学生的经验既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可能成为新知识的习惯性阻碍。因此要认识到学生由观察物体到观察立体图形的转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存在一定难度。 核心素养目标 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学生会正确从不同方向观察由正方体(最多4个)搭建的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交流,画图等活动,获得实践体验,学会观察立体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3.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数学问题: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出立体图形从具体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正确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科特点自行设置)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以清明假期作为谈话主题,创设情境。师:4月4日是清明节,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假期活动?师:孩子们的活动真丰富!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踏青远足,亲近自然的季节,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在这个清明假期,老师去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想看吗?教师分享照片,并提问:同学们,同一个地方,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会不一样 揭题,板书课题。师:原来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看来观察物体可有学问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看一看”) 学生分享清明假期的活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看法。 由照片导入引人入胜,一是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二是激活学生原有观察物体的学习经验。 环节二 二、探索新知,操作感悟活动一:(一)我搭你画(从正面观察立体模型1个正方体的形状)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从正面看,感受并理解“观察物体时,我们的视线要平视于所观察的面。再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从正面观察并画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活动一:(二)我搭你画(从正面观察立体模型2个正方体的形状)搭一搭师:添砖我能行!(教具,课件同时出示两个叠搭正方体)2、画一画师:从正面看,你看到的又是什么形状?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画。3、希沃拍照投影学生完成的学习单,提醒画图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一:(三)我搭你画(从正面观察立体模型3个正方体的形状)搭一搭师:来,继续添砖哦!(再增加一个正方体,实物、课件同步出示)现在从正面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形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名小组代表汇报归纳总结:不同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也可能不同。活动二:我搭你连(淘气、笑笑和小鸟观察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