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预防溺水 让爱同行 2025年暑假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案例1】2025年5月1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学生李某某放假离校后失联。经公安机关侦查和相关部门全力搜寻,于5月7日在右江流域发现失联学生李某某。经法医现场勘验,符合溺水死亡特征,排除刑事案件。 【案例2】2025年5月17日,山东聊城某温泉发生惊险一幕:退伍军人王震带儿子游玩时,发现一男孩沉入深水区,四肢僵硬、浑身发紫。王震迅速潜入水底将其托起,并与两名热心游客接力进行4分钟心肺复苏,最终男孩恢复呼吸苏醒。 【案例3】2025年5月11日5时15分,唐某某(8岁)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其父唐某(32岁)、其母严某某下水施救,三人相继溺水。现场群众第一时间将唐某某、严某某救起,后经120医护人员现场救治,二人生命体征平稳。经全力搜救,于19时10分将唐某打捞上岸,已无生命体征,经法医现场勘验,死亡原因符合溺水特征,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同学们,暑假即将来临! 但刚刚我们看完了这三则新闻,心情想必都很沉重。有人在溺水后幸运获救,可也有人因此失去了宝贵生命。生命是如此珍贵且脆弱,一次溺水事故,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大家想想,溺水的危险或许就潜藏在我们日常经过的河流、池塘边。所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远离溺水。 防溺水安全攻略 01. 溺水如何自救 02. 溺水如何施救 03. 预防溺水安全攻略 第一部分 溺水警钟长鸣响, 安全意识不可忘。夏日炎炎别大意, 珍爱生命防溺亡 什么是溺水 01 02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多发生在夏季的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 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防溺水安全攻略 同学们,暑假期间气温节节攀升,游泳虽能解暑,但千万不可擅自去游泳!野外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漩涡、暗流,水底情况复杂,还可能水温骤变导致抽筋。 游泳安全警示“四不去” 1.没有大人的陪同不去游泳 2.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 3.不擅自与同学结伴去游泳 4.未经老师和家长同意不去游泳 防溺水安全攻略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八避免” 防溺水安全攻略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防溺水安全攻略 什么情况下不宜下水 单身一人不宜外出游泳。 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皮肤病、肝肾、心脏病、眼病等慢性病患者及感冒、发烧、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要去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满身大汗时不要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疾病。 被污染的水域、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不宜游泳。 恶劣天气如雷雨、乱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溺水如何自救 第二部分 溺水警钟长鸣响, 安全意识不可忘。夏日炎炎别大意, 珍爱生命防溺亡 溺水如何自救 溺水自救核心步骤 1.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挣扎。溺水后第一时间屏住呼吸,放松身体,让头部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人体在放松状态下可自然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