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同步练习10.4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一、实验探究题 1.(2016八下·扬州期末)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水(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 1.1 、1.2 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 刻线的 (选填“上”或“下”)方,相邻刻度间距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5)小明在不知密度计重力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总共标出了0.8、0.9、1.0、 1.1 、1.2五条刻度线,则他至少测 次浸入液体(包含水)中的深度. (6)小军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在密度计上标出的刻度具有和小明不同的特点,则小军在密度计上标注的是h与 的关系. 【答案】(1)竖直漂浮 (2)大于;Hρ水/ρ液 (3)下;不均匀 (4)往烧杯中加油或将烧杯换成细长容器再用密度计实验 (5)一 (6)1/ρ液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由于吸管在(a)、(b)图中均漂浮,所以F浮=G,则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F浮=ρgV排,V排a>V排b,所以ρ水<ρ液;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水=F浮夜,即ρ水gSH=ρ液gSh, ; (3)根据(2)可知,将上端刻度与下端刻度进行比较,得到刻度线的两个特点是:上端刻度小、下端刻度大和上端刻度疏、下端刻度密;即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不均匀; (4)图(c)所示的情形,说明密度计的重力过大,应该使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不能沉底,因此不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5)不知密度计重力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总共标出了0.8、0.9、1.0、 1.1 、1.2五条刻度线,则他至少测一次浸入液体(包含水)中的深度; (6)小军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在密度计上标出的刻度具有和小明不同的特点,则小军在密度计上标注的是h与1/ρ液的关系. 故答案为:(1)竖直漂浮;(2)大于;Hρ水/ρ液 ;(3)下;不均匀;(4)往烧杯中加油或将烧杯换成细长容器再用密度计实验;(5)一;(6)1/ρ液【分析】(1)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原理工作的; (2)漂浮时,F浮水=F浮夜,即ρ水gSH=ρ液gSh,求出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 (3)密度计刻度越靠上表示所测密度的值越大,并且刻度是不均匀的; (4)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以提高油的深度; (5)他至少测一次浸入液体(包含水)中的深度; (6)根据小军同学在密度计上标出的刻度具有和小明不同的特点,则小军在密度计上标注的是h与 1/ρ液的关系. 2.(2023八下·建邺期末) 小明在教材“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刻度即为待测液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