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88820

21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5771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游山西村,己亥杂诗,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望 岳 杜甫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歌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诗意: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它苍翠的山色掩映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尽。 二 解诗 (远望泰山的雄壮广阔) 1.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地的形象,写出了泰山占地面积之广、气势之大。 三 品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诗意: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二 解诗 (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 2.赏析“钟”“割”二字之妙。 “钟”将“造化”(大自然)拟人化,它把一切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在了秀丽泰山。 三 品诗 “割”字炼得极好,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诗意:(望着)层云叠起,不禁心胸震荡,目送飞鸟归林,眼角几乎要裂开。 二 解诗 (细望泰山的景物、书写诗人感受) 倒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就都显得矮小了。 “凌”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 二 解诗 (极望泰山风景,展望抱负理想) 3.七、八句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三 品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望泰山的雄壮广阔) (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 (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极望泰山风景,一展理想抱负) 静 动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和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怀。 哲理:要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积极进取! 情 理 游 山 西 村 陆游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南宋著名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一生共9300多首诗。 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闲居山阴镜湖之三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间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 作者介绍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诗意:不要取笑农人自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