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其 作用. 2.知道滑轮组的特点及其作用. 3.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 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 的滑轮组. 1.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如图所示. 2.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区别是轴是否随着 物体一起运动 ) 定滑轮 动滑轮 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 滑轮,如下图所示 _____ 工作时,轴随被拉动的物体一 起运动的滑轮,如下图所示 _____ 3.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 验 思 路 分别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匀速(使物体处于平衡 状态,且便于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提升同一物体, 记录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物体移 动的距离及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找出动滑轮和定 滑轮的特点.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多个)、滑轮、铁 架台、细绳、刻度尺 实 验 过 程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钩码匀速上升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拉力方向及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 (2)按图乙所示安装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拉力方向及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 实 验 过 程 (3)按图丙所示安装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拉力方向及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 _____ 实 验 过 程 (4)换用数量不同的钩码,重复上面的步骤 (获得多组数据,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_____ 实 验 分 析 _____ 实 验 结 论 (1)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要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 交 流 反 思 (1)实验中安装滑轮时,注意绳子要放在槽内,以免 绳子脱落使摩擦变大,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中,注意要使动滑轮两侧绳子平行或夹角 很小. 交 流 反 思 (3)实验中应选用重一些的钩码、较轻的动滑 轮、光滑的细绳,以减小实验中摩擦力、动滑轮自 重的影响. (4)实验中要保证轮和轴间有良好的润滑,以减小 摩擦 4.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定 滑 轮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如图所示.作用于绳 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动力 ,重物对绳子的拉力为阻 力 ,定滑轮的中心轴为杠杆的支点 _____ 动 滑 轮 动滑轮可以看作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 杆,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拉绳子时,动力 作用在 点,阻力作用在 点;动滑轮与固定端绳子的相 交点 为杠杆的支点 _____ 教材拓展 滑轮中拉力方向对拉力大小的影响 (1)定滑轮:如图所示,使用定滑轮时,无论拉力方向 如何,动力臂始终等于滑轮半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拉力不变. (2)动滑轮:如图所示,使用动滑轮时,如果不沿着竖 直方向拉动绳子,由几何知识可知,拉力的力臂会变小, 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将变大. 辨析比较 几种常见情况中的等量关系(图中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 动,忽略绳重及摩擦) 图示 等量关系 特点 实质 定 滑 轮 _____ , , 既不省力, 也不省距 离,但可以 改变力的方 向 等臂杠 杆 图示 等量关系 特点 实质 定 滑 轮 _____ , , (其中 为物体 所受的摩擦力) 既不省力, 也不省距 离,但可以 改变力的方 向 等臂杠 杆 图示 等量关系 特点 实质 动 滑 轮 _____ , , 省力但费距 离,不能改 变力的方向 动力臂 是阻力 臂2倍 的杠杆 图示 等量关系 特点 实质 动 滑 轮 _____ , , 省力但费距 离,不能改 变力的方向 动力臂 是阻力 臂2倍 的杠杆 图示 等量关系 特点 实质 动 滑 轮 _____ , , 费力,省距 离 动力臂 是阻力 臂 的 杠杆 图示 等量关系 特点 实质 动 滑 轮 _____ , , 费力,省距 离 动力臂 是阻力 臂 的 杠杆 典例1 (苏州期中)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