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97682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57129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有着“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重要地位,它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城墙高耸,关隘森严,是明朝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它就是山海关。1644年,这里发生了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吴三桂在此“冲冠一怒”,打开关门,引清军入关。这道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却成为了明朝覆灭的转折点,也为清朝入主中原拉开了序幕。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天,我们借助山海关的这扇大门,一起探寻明朝灭亡与清朝建立的历史风云。 学习目标: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知道张居正改革的内容,认识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性,了解满洲的兴起、清军入关及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阅读教材,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明宣宗 好斗蟋蟀 (第5位皇帝) 明武宗之豹房 尚武爱玩乐 (第10位皇帝) 明世宗 好炼丹 (第11位皇帝) 明神宗 不爱上朝 (第13位皇帝) 明熹宗 (第15位皇帝) 1.政治腐败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①皇帝沉迷享乐,大权旁落。 明武宗 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喜好玩乐,宠信宦官刘瑾。 明世宗 迷信方士,一心修道,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权20年,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出现倭寇之患。 明神宗 在位48年,曾经一度28年不上朝(明实亡于明神宗)。 明熹宗 爱好木工,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部交由宦官魏忠贤处理。明宦官专权至此达到顶峰。 明思宗 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其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 我太难了 明宪宗是一位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皇帝,杂技、戏曲、赏灯场面虽然热闹,可是在皇宫里却也司空见惯,大臣为了取悦皇帝,将民间的街市情景搬到宫中,宪宗皇帝见到民间街头场景,觉得新奇好玩,大加封赏,宪宗皇帝觉得这也具有“与民同乐”的象征,当下命令宫廷画师用大量篇幅将这一场景记录下来,该图成为后世讽刺明宪宗奢靡逸乐的重要依据。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阅读教材,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明朝政治腐败的表现? 汪直 王振 刘瑾 瑾 魏忠贤 ②宦官专权,结党营私,朝政混乱,政治腐败。 受明宪宗宠信。他掌西厂,权势熏天,屡兴大狱,通过监视臣民、打压异己等手段揽权,使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司礼监掌印太监,深得明武宗宠信。他结党营私,操控朝政,贪污受贿,打压异己,推行诸多利于宦官集团的举措,导致朝政腐败,民怨沸腾,最终因谋反罪被凌迟处死。 为躲债而净身入宫,后深得明熹宗信任,排除异己,掌控朝政,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为祸多年,阉党人都称魏忠贤为九千岁。他结党营私,操纵内阁,致使朝政腐败,加速了明朝的衰落。 “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为祸最烈。”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后果???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1.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各级官吏贪赃枉法,盘剥民众。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2.皇族、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侵占民田,致使农民流离失所。 明神宗时期(爷爷)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哥哥)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自己)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富着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明清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