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1975

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导写与范文——《从有意思出发》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255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导写
  • cover
202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导写与范文 ———《从有意思出发》 (2024扬州) 作文题目:《从有意思出发》 《从有意思出发》作文导写学案 一、题目解析 (一)命题背景与意图 2024 年扬州中考作文题 “从有意思出发”,以 “大国工匠” 李万君的话语为引。李万君从对焊花的 “有意思” 之感出发,坚守焊接岗位多年并取得非凡成就。命题者借此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那些能引发兴趣、带来愉悦的事物或瞬间,思考 “有意思” 如何推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强调以积极的兴趣导向去探索世界、追求梦想,培养考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挖掘生活中看似平凡却蕴含深刻意义的素材,展现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二)关键词剖析 “有意思”:这是题目的核心关键词。其内涵丰富,既可以指事物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新奇性,能迅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如一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魔术师神奇的手法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观众觉得 “有意思”;也可以是在参与某件事情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特体验和乐趣,像参与一场激烈的校园辩论比赛,在唇枪舌剑、思维碰撞中感受到的紧张与兴奋,觉得 “有意思”;还可以是某个人独特的性格、行为或言论所带来的趣味,比如班级里总有一位同学,他幽默风趣的话语和古灵精怪的举动,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让人觉得他 “有意思”。它是一种能激发内心愉悦、好奇等积极情感的特质。 “从…… 出发”:表明 “有意思” 是文章叙述或论述的起点。意味着要以生活中发现的 “有意思” 的人、事、物、现象等为切入点,展开对个人经历、感悟、思考的阐述。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讲述因为觉得某事 “有意思” 而开启的一段探索之旅,进而收获成长;也可以探讨 “有意思” 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它对我们人生选择、发展方向的影响。 (三)题目类型与特点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引导性。开放性体现在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有意思” 的范畴极为宽泛,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去寻找 “有意思” 的素材,无论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见闻、自然探索,皆可入文。引导性则表现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细节,培养积极发现美好的能力,同时促使考生深入思考 “有意思” 与个人成长、人生价值之间的关联,提升思维品质。 二、写作指导 (一)立意角度 个人成长与兴趣探索:聚焦于个人因为对某事物感兴趣(觉得 “有意思”)而开启的学习、尝试过程。例如,对绘画感兴趣,从最初被五彩斑斓的颜料和灵动的线条所吸引,觉得绘画 “有意思”,便开始踏上绘画学习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练习、遇到过技法瓶颈、色彩搭配难题等,但因为内心深处对绘画那份 “有意思” 的感觉始终存在,所以坚持不懈,最终绘画技巧得到提升,还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记录了生活,实现了个人在艺术素养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成长。以此立意,可强调兴趣(“有意思”)是成长的驱动力,它能让我们克服困难,收获知识与技能,塑造独特的自我。 生活态度与积极心态:把 “有意思” 上升为一种生活态度。阐述在面对平淡甚至琐碎的日常生活时,如何以 “有意思” 的眼光去发现其中的亮点。比如,每天的上学路看似平淡无奇,但如果留意路边四季更迭的花草树木,观察清晨街头忙碌的人群,感受不同天气下街道的氛围,就会发现这条熟悉的路充满了 “有意思” 的细节。拥有这种积极寻找 “有意思” 的生活态度,能让我们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将平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社会现象与价值思考:从社会中一些引发大众兴趣(觉得 “有意思”)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其背后的价值。例如当下流行的短视频文化,各种创意十足、趣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