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206425
5.1.6《鸟类适应飞行特征》探究课设计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65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5.1.6
,
鸟类适应飞行特征
,
探究
,
设计
,
人教
,
2024
《鸟类适应飞行特征》探究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鸟类适应飞行特征” 是初中生物动物学板块的重要内容,衔接前后知识,承上启下。教材围绕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主线,先以图文展示鸟类外观飞行特征,再深入讲解内部结构与生理功能。编排遵循由表及里原则,还通过观察思考、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与思维能力,渗透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落实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细胞结构、生物体层次及部分动物特征,有一定知识基础,但鸟类飞行的复杂生理机制较难理解。能力上,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能观察外形特征,但分析特征联系和协同作用能力不足,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升。学习心理上,对鸟类感兴趣,但部分学生主动性差、依赖教师,小组合作参与度低,对抽象知识易产生畏难情绪。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生命观念 学生能基于结构与功能观,理解鸟类体型、翼、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等结构特征与飞行功能的适应性关系,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从物质与能量观出发,认识鸟类在飞行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如食物氧化分解为飞行提供能量。 (二)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分析鸟类与其他动物的特征差异,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方法,总结鸟类适应飞行的独特特征。 利用演绎与推理,根据鸟类已知的飞行适应特征,推测未知鸟类可能具备的相关结构特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科学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观察鸟类标本、模型或视频资料的活动,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鸟类飞行适应特征的问题,并尝试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通过分析科学家对鸟类飞行研究的案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责任 让学生认识到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鸟类栖息地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增强学生保护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鸟类的宣传活动,向他人传播保护鸟类的知识和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鸟类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包括流线型体型、翼的形态、中空的骨骼、发达的胸肌等。 鸟类适应飞行的生理特征,如双重呼吸、高效的循环系统等。 (二)教学难点 理解鸟类双重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其与飞行时高能量需求的关系。 综合分析鸟类各结构和生理特征之间的协同作用,如何共同保障鸟类的飞行活动。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播放一段鸟类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精彩视频,提问学生:“鸟类为什么能够在天空中如此轻松地飞行?它们具备哪些特殊的特征来适应飞行生活?”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新授 形态结构特征(15 分钟) 展示鸟类的图片、标本或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鸟类的体型,提问:“鸟类的体型有什么特点?这种体型对飞行有什么帮助?”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鸟类流线型的体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进一步观察鸟类的翼,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鸟类翼的形态,讲解翼上羽毛的排列和结构特点,让学生理解翼是鸟类飞行的主要器官,其形态结构与飞行功能相适应。 利用骨骼标本或动画,展示鸟类骨骼的特点,如骨骼中空、薄而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征对减轻体重、适应飞行的作用。 观察鸟类胸肌的发达程度,结合肌肉的功能,分析发达的胸肌如何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生理特征(15 分钟)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鸟类的呼吸过程,详细讲解双重呼吸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设置问题:“为什么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如何满足飞行时高能量需求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鸟类呼吸特征与飞行的关系。 展示鸟类循环系统的示意图,讲解鸟类高效的循环系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种子植物教学设计(2025-09-29)
人教版1.2.4细胞的生活课件(共20张PPT)(2025-09-2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7.2《免疫与免疫规划》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2025-09-28)
人教版1.2.4细胞的生活课件(共19张PPT)(2025-09-29)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7.2《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课件(共18张PPT)+视频素材(2025-09-2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