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标要点] [学法指导]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通过视频、图像观察不同地区植被的特点,理解植被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认识本地植被的特点及植被类型。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通过视频、图像的学习,理解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与荒漠植被的分布地区及植被特点的成因。 预习点1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植被概述 (1)植物种群:在一定环境空间内生长的同一种植物的个体集群。 (2)植物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种群,称为植物群落。 (3)植被:覆盖地表某一区域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 (4)植被分类: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2.热带植被 (1)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等。 (2)热带雨林 ①分布:南北纬10°之间,如亚马孙河流域、刚果盆地、亚洲东南亚地区。 ②特点: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全球环境。 (3)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典型植物为猴面包树。 3.亚热带植被 (1)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荒漠草原。 (2)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3)常绿硬叶林: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4)亚热带荒漠草原: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主要由旱生灌木和禾草组成。 4.温带植被 (1)类型: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 (2)落叶阔叶林:由春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3)针叶林(泰加林) ①分布:只分布在北半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②特点:通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4)温带草原 ①特点:由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②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北半球草原呈带状分布。 5.寒带植被 (1)类型: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2)分布:极地苔原位于极地地区,高山苔原位于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的高山地区。 连一连 将下列植被与对应的植被类型连线。 农作物 自然植被 森林 荒漠 城市绿地 沼泽 人工植被 人工林 草甸 人工草场 提示: 辨易误 植被就是指植物。 提示:不正确。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微思考 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提示: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 微思考 什么季节判别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更容易?为什么? 提示:秋冬季节。因为落叶阔叶林在秋冬季节落叶,而常绿阔叶林则四季常青。 预习点2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热量: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由此形成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的基本格局。 (3)水分:距海远近不同,水分条件存在差异,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 (4)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导致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也会影响植被分布。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 (2)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3)植物的根系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4)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连一连 请正确连线。 自然环境 对植被的影响 水分差异 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 洋流差异 森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