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9237

2025新教材七下历史第二单元(8-12课)选择专练100题 (含解析)

日期:2025-10-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3418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8-12课,专练,选择,第二,单元
  • cover
2025新教材七下历史第二单元(8-12课)选择专练100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1枚金币如图所示。该图中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北宋政权并强化中央集权 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改革 C.使北宋与西夏边界贸易兴旺 D.与辽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2.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崇文抑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政策 3.在百家讲坛中一首歌曲《无言》中对一位历史人物有这样的描述: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 这位人物建立了哪个朝代( ) A.南宋 B.北宋 C.明朝 D.契丹 4.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11世纪前后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和统治者采取的对策,①和②处分别对应的是( ) A.科举取士 贞观之治 B.察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C.藩镇割据 唐朝灭亡 D.崇文抑武 王安石变法 5.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如图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 ) A.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B.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 C.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隋朝创立科举制度 6.“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主要由于宋朝( )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崇文抑武 D.八股取士 7.《儒林公议》记载: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 A.科举制度的改革 B.重武轻文的政策 C.崇文抑武的政策 D.开明的社会风气 8.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官僚体制逐渐完善 D.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 9.下表为北宋时期枢密院部分官员情况统计。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北宋时期( ) 官职类型 来自文职 来自武职 总人数 枢密院正职 54人 18人 72人 枢密院副职 108人 21人 129人 A.推行崇文抑武方针 B.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D.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10.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写道:“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基于以上现象,北宋( ) A.消灭地方割据政权 B.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C.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D.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11.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 ①分割宰相的权力②派文臣担任知州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④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表是张敏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依据笔记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背景:唐末以来武将专权、政权动荡的历史积弊 内容: 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影响: ①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A.诸侯争霸 B.独尊儒术 C.民族交融 D.崇文抑武 13.下列漫画中君臣礼节变化说明了(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C.武人的地位的提高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14.北宋统一后,宋太祖为了集中财权,曾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对盐铁等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直接负责在地方实施该政令的是( ) A.市舶司 B.转运使 C.宰相 D.通判 15.为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北宋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起精兵,则天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