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11141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38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8252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PPT,38张,下册,八年级,语文
  • cover
(课件网) 写游览胜景 抒内心感怀 大情境创设: 参加“龙泉旅游”与“龙泉作协”官方联合发起的以“山水·文明·起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争当优秀推荐官。 活动一: “寻江河之源,品文字之美” 活动二: “攀高山之巅,悟生命之贵” 活动三: “书游览胜景,抒内心感——— 参与活动三,成为优秀游记小作家! 学习目标: 1.明白游记的特点,能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顺序。 2.能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能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 己的所思所感。 同学们,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呢 这就是写作专题《学写游记》想要解答的问题。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1.梳理归纳本学期学过的游记,总结游记写作指南。 (1)梳理游记顺序 课文 主要写作顺序 《小石潭记》 《壶口瀑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登勃朗峰》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1)梳理游记顺序 课文 主要写作顺序 《小石潭记》 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路线 《壶口瀑布》 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作者的行程路线 《登勃朗峰》 作者登山游览路线及见闻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滴水的流动路线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2)了解选材特点 课文 选取的材料特点 《小石潭记》 《壶口瀑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登勃朗峰》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2)了解选材特点 课文 选取的材料特点 《小石潭记》 小石潭的石、水、树、鱼等清幽景物 《壶口瀑布》 龙槽中的巨石与河水的雄浑壮美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冰塔林中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观 《登勃朗峰》 登勃朗峰所见的奇丽景色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丽江景物在时空上的变化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3)领会游记立意 课文 立意(通过写......表达了......) 《小石潭记》 《壶口瀑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登勃朗峰》 《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3)领会游记立意 课文 立意(通过写......表达了......) 《小石潭记》 通过描写小石潭幽静冷寂的环境,表达自己被贬后凄凉忧伤的情感。 《壶口瀑布》 通过重点描写枯水季节龙槽的河水与巨石,抒发了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与思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写“游览”冰塔林的经历,生动戏表现出自己置身于难得一见的景物之中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感受。 《登勃朗峰》 写登山过程中的奇景与奇遇,表现乐观、洒脱的性情。 《一滴水经过丽江》 以一滴水串起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表达赞美之情。 一、温故知新忆游记 游记写作指南 项目 内容 习得方法 四要素 所至 所见 所绘 所感 写作内容应充实 顺序 游踪(移步换景) 时间 确定好写景的顺序 观察角度 定点观察(俯视、仰视、环视) 移步换景 观察角度要精准 写作方法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景与写人结合;写景与抒情结合。 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写好游记的关键: 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最富有特征或代表性的,或者是你感受最深的景物来写,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鲜明地呈现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 要写出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其中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一篇好的游记,往往还具有知识性。 二、心灵手巧改游记 游览北海公园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进去。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划船,湖边有很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