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4088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第5章 制造技术与工程 综合评价(含解析)

日期:2025-10-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516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评价,5章,综合,工程,技术,制造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5章 制造技术与工程 综合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 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答案】C 【解析】 A、象牙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B、玉石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C、春秋伎乐铜屋是一种青铜器,青铜是一种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是由泥土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2.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铜料化为铜液,属于熔化现象 B.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铜液冷却成型过程中需要放热 D.模具中的铜液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 AB、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在这一过程中,固态的铜料变为液态的铜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铜是晶体,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液态铜倒入模具冷却成青铜器,是液态的铜凝固为固态,凝固放热,故C正确。 D、模具中的铜液冷却成青铜器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D正确。 3. 以下哪项属于现代制造技术( ) A. 手工纺车 B. 数控机床 C. 水力织布机 D. 脚踏纺车 【答案】B 【解析】 A.手工纺车依赖人力和简单机械,属于传统手工制造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 B. 数控机床通过程序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故B符合题意; C. 水力织布机虽利用自然能源,但属于传统机械制造,缺乏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D. 脚踏纺车与手工纺车类似,依赖人力驱动,属于古代纺织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4. 我国古代纺织技术中,用于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的工具是( ) A. 织布机 B. 纺车 C. 3D打印机 D. 纳米机器人 【答案】B 【解析】 A. 织布机用于将纱线织成布匹,而非加工纤维成纱线。故A不符合题意; B. 纺车通过旋转抽丝工艺将棉花、麻等纤维加工成纱线。故B符合题意; C. 3D打印机是现代智能制造设备,与古代纺织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 属于纳米制造技术,超出古代技术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 5. 以下哪项属于生物制造的范畴( ) A. 纳米电动机 B. 人工合成淀粉 C. 工业机器人 D. 数控机床 【答案】B 【解析】A.纳米电动机属于纳米制造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 B. 利用生物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属于生物制造,故B符合题意; C. 工业属于智能制造或自动化技术,故C不符合题意; D. 数控机床属于智能制造设备,与生物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6. 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是( ) A. 手工操作 B. 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 C. 高能耗 D. 依赖传统机械 【答案】B 【解析】A. 智能制造强调自动化,与手工操作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 B. 智能制造通过传感器、算法和机械执行实现自主运行,故B符合题意; C. 智能制造更注重效率和节能。故C不符合题意; D. 智能制造依赖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故D不符合题意。 7. 陶瓷与陶器的主要区别之一是( ) A. 使用黏土材料 B. 烧制温度不同 C. 是否需要施釉 D. 是否用于餐具 【答案】B 【解析】瓷器烧制温度为1200℃,陶器烧制温度为900℃,瓷器烧制温度高于陶器,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下列技术中,为了满足人们“行”这一方面需求的是( ) A.纺织技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