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4329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997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第二,必修,2019,人教,地理
  • cover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练习 一、单选题 水稻作为喜温作物,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自1984年至2013年,中国的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往北移动(如图),同时也在往高海拔地区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1984年至2013年,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平均向北迁移了约( ) A.18千米 B.28千米 C.38千米 D.48千米 2.促使我国水稻种植向北和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农业政策 C.种植技术 D.气候变暖 为有效解决冬季鲜草供应问题,内蒙古鄂托克旗建成“空中牧场”。该牧场使用自动化设备,在室内恒温环境下通过立体水栽快速生产新鲜牧草。图为“空中牧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鄂托克旗建“空中牧场”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土地 C.技术 D.市场 4.与天然牧场相比,“空中牧场”可( )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抗灾能力 C.降低能源消耗 D.延长牧草生长周期 继“新疆海鲜”之后,2024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首次试种的快速繁育水稻试种成功。在万亩沙漠设施农业产业园里的植物工厂中,采用垂直立体多层空间无土栽培技术,水稻“住上了楼房”,单位面积产量猛增。而且,这里的水稻从定植到收获只需两个月,远远短于我国水稻生长平均周期120~150天。完成下面小题。 5.在新疆和田建设温室大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土壤肥沃②地价便宜③市场广阔④光照充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新疆快速繁育水稻试种成功的意义是( ) A.改变饮食习惯 B.解决粮食短缺 C.节约种植成本 D.加速育种进程 山东日照F农场通过“鸡—肥—菜—粮”农业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该农场在养殖时采用全封闭智能鸡舍养殖蛋鸡,使用高蛋白饲料,所产鸡蛋达到欧盟生食标准;养殖产生的鸡粪经发酵制成有机肥,替代化肥用于种植蔬菜和粮食;种植的蔬菜和饲料玉米,形成“粮饲兼用”结构,部分用作外销。完成下面小题。 7.F农场的“鸡—肥—菜—粮”农业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8.F农场利用鸡粪制成的有机肥代替化肥,其主要好处是( ) ①扩大菜粮规模②提高鸡蛋销量③降低种植成本④减少土壤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粮饲兼用”的结构有利于F农场( ) A.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B.保障饲料供应稳定性 C.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D.增加农作物出口种类 华北平原某村的农田曾被分成大大小小100多块,最小的地块不到0.3亩(编者注:1亩≈666.67m2)。近年来,部分田间小路(供行人、小型农机具等通行的土质路面)经过整治成为农田,“小田”变“大田”,实现了规模化连片种植。完成下面小题。 10.与农田相比,田间小路表层土壤( ) A.透水性强 B.蒸发量小 C.颜色较深 D.矿物质少 11.将田间小路整治为农田的有效措施有( ) ①施用有机肥料 ②增加黏粒含量 ③机械深耕深翻 ④灌水淋洗盐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多次变化,下表为“东南亚不同历史时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时期 主要农作物 16世纪以前 水稻和甘蔗 16世纪至19世纪初 丁香、胡椒、烟竿、咖啡、水稻、甘蔗等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橡胶、油棕、咖啡、水稻、甘蔗等 20世纪中叶以后 橡胶、油棕、蕉麻、可可、咖啡、水稻、甘蔗等 12.16世纪,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是因为( ) A.土地支配权的变化 B.国家间的互惠贸易 C.本地消费市场扩大 D.劳动生产效率提高 13.19世纪中叶,东南亚农业种植结构再次发生变化,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是( ) A.纺织加工 B.钢铁冶炼 C.汽车制造 D.煤炭开采 14.近几十年,东南亚油棕种植面积扩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