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学生将知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将理解:理解算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将能做: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情境引入 1.复习旧知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热热身。 师:全部猜对啦!你们真厉害!热身结束,进入正题。 2.出示情景。 师:学校要举行书法比赛,小林和小丽都在认真练字呢?快来看看他们说了什么?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预设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预设2:小林和小丽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师:要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应该怎样列式? 预设:26+2 师:小林已经写了的26个字加上还要写的2个字就等于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为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准备。创设写字的情境,引入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1.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师:“26+2”该怎样计算呢?请你想一想,可以用平板上的小棒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织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师:大家都算完了吗?没有算完没关系,我们可以先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谁来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预设1:我先摆出来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表示26,26加2就再摆出2根小棒。我是这样计算的,我先把两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8根小棒再和两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了。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没有?他在摆小棒时是先把哪两部分合起来的。没错,他是先把6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是8个一,再把两个十和8个一和起来得到28。 师:同学们听的可真认真,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说说自己不同的想法呢? 预设2:我先在十位上拨出2颗珠子表示两个十,再在个位上拨出6颗珠子表示6个一这个数就是26,26加2我就在个位上拨2颗珠子,先算个位上就是8颗珠子表示8个一,再和两个十和起来就是28了。 师:这位同学肯定表达出了很多同学的想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26加2为什么是在个位上添2颗珠子呢?谢谢你解决了这个问题,6个一和两个一合起来就是8个一再把两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就是28。 师:刚刚我们用小棒、计数器算出了26+2=28,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2)多种方式,理解算理 ①想———让学生闭眼想想上述操作过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刚我们是如何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26+2=28的。 ②填———根据上面的操作过程,填出下面方框所缺失的数。 师:你能根据刚刚的操作过程,填出下面方框所缺失的数吗? ③说———根据过程图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师:谁愿意说一说26+2的计算过程? 师:这位同学不仅写出了26+2的计算过程还说清楚了,真棒!我们也像他这样完整地说一说,计算26+2时,把26分成20和6,先算6+2=8,再算20+8=28,所以26+2=28。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2.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 师:小林和小丽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这个问题又该怎么列式呢? 预设:26+20 师:小林已经写了的26个字加上小丽已经写了的20个字就能得到小林和小丽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师:“26+20”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可以借助刚才的学习经验 继续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和同桌探讨交流。 预设1:我先摆出两捆和6根小棒表示26,26加20就再摆出两捆小棒,我是这样计算的先把两捆小棒和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