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7431

【精品解析】第三单元 第12课 数据解密 课堂练习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八年级上

日期:2025-09-1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39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八年级,科技,信息,2023,教版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八年级上 第三单元 第12课 数据解密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权,每个电子信箱都要设置一个密码,下列密码中,比较安全的密码是(  )。 A.@mao&839&huan B.12345 C.Abcd D.abc12 【答案】A 【知识点】个人信息安全 【解析】【解答】密码的元素越多越安全,字母、数字、符号都存在,密码比较安全。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密码安全。安全设置密码的方法:①密码长度应在6位以上,②设置的密码要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等,且无序排列,③3-6个月更换一次密码。 2.(2024八上·长兴期末)关于数据加密解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国产商用密码算法有: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SM4分组密码算法等 B.数据加密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秘钥将明文转变为密文 C.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解密算法不会因为加密算法不同而发生改变 D.秘钥是指在密码算法中引进的控制参数 【答案】C 【知识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解析】【解答】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即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解密算法需要与加密算法相对应,并且需要使用相同的密钥来进行解密。虽然不同的加密算法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解密算法,但是解密算法的基本逻辑和操作过程不会因加密算法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加密是信息安全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数据加密通常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加密和解密。加密是将明文转化为密文的过程,而解密是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通常是配套使用的,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密钥是在加密解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参数。 3.(2023七下·济宁期末)小明同学将自己的旅行箱密码忘了,经过反复搜索记忆,记起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帮助小明找到密码的算法是(  ) A.枚举算法 B.迭代算法 C.排序算法 D.冒泡算法 【答案】A 【知识点】枚举算法及其程序设计 【解析】【解答】小明记得密码是一个三位自然数,并且密码个位数是6,其他位含有1但是不能确定在哪一个位置。因此需要枚举所有可能的三位自然数,直到找到正确的密码为止,这种算法被称为枚举算法。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枚举算法的应用。枚举算法就是按问题本身的性质,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并逐一判断,排除其中不符合要求的结果,这种方法称为枚举算法,也称为“穷举法”。迭代算法:通过不断迭代来逼近目标值或满足一定条件的迭代过程。例如求解方程、求和等;排序算法:将一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等;冒泡排序:通过不断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将较大的元素向后移动,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好序为止。 4.(浙教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 枚举算法 同步练习【gb】)小李设置了一个3位的密码,百位上二进制,十位上用十进制,个位上十六进制。如果按照枚举算法从每个数位从小到大(即000,001,002……19F)的规则进行尝试,那么找到“15A”这个密码所要尝试的次数是(  ) A.60 B.160 C.250 D.320 【答案】C 【知识点】枚举算法及其程序设计 【解析】【解答】从“000”枚举到字符“14F”需要:15*16=240次,再从“150”枚举到“15A”还要枚举10次,共需要240+10=250。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枚举算法。枚举算法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枚举所有的可能。本质就是从所有候选答案中去搜索正确的解,使用该算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可预先确定候选答案的数量;(2)候选答案的范围在求解之前必须有一个确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