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素养评价22 光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 (分值:68分 单选4分 多选6分) A组 知识点分组练 1.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下图中描述的光路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在分界面上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D错误;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C错误;光从玻璃射向空气,若满足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的情况,则会发生全反射,A正确. 答案:A 2.(多选)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 ) A.反射光线的强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 B.折射光线的强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 C.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线的强度等于零 D.当入射角等于零时,反射光线的强度等于零 解析: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反射光线的强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折射光线的强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光线恰好发生全反射,故折射光线的强度等于零,B、C正确. 答案:BC 3.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全反射玻璃棱镜.下列选项给出了两棱镜的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中效果的是( ) 解析:四个选项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可知B正确. 答案:B 4.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出现的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 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增大,发生全反射 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减小,发生全反射 解析:酷热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地表附近空气的密度小,空气的折射率下小上大,远处车、人反射的太阳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D正确. 答案:D 5.关于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是由高级金属制成的,所以它比普通电线容量大 B.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但导电性能特别好,所以它比普通电线衰减小 C.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由内芯和包层两层组成,光纤是利用全反射原理来实现光的传导的 D.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必须呈笔直状态,因为弯曲的光纤是不能传导光的 解析:光导纤维的作用是传导光,它是直径为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的特制玻璃丝,且由内芯和包层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大;载有声音、图像及各种数字信号的激光传播时,在内芯和包层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纤具有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光纤是可以弯曲的. 答案:C 6.如图所示,△ABC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A=30°,∠B=90°.一细光束从AB边上的D点以与AB边成45°角射入三棱镜,AD长度为a,AC长度为a,三棱镜的折射率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为( ) A. B. C. D. 解析:光线在AB界面上发生折射,光路图如图所示.因n=,故AB面折射角γ=30°,因为∠A=30°,在△ADE中,△ADE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光束在AC界面上的入射角i2=60°,大于临界角,因此光线在AC边发生全反射.根据光路图结合几何关系可知,由几何关系有AD=DE=a,AE=2AD cos 30°,EF= (AC-AE) cos 30°,根据公式n=,联立解得t==,C正确. 答案:C 7.图为一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O点为圆心,OO′为直径MN的垂线.一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璃砖右侧且垂直于MN.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θ较小时,光屏NQ区域出现两个光斑,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域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