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小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家乡的小吃》一课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美版教材第11册中的第14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美术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合作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不过,创新不是意味要完全摒弃传统,而是应该在认识中国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加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我设计的《家乡的小吃》一课教学案例就是让孩子们用视觉、嗅觉、味觉去感受,在合作学习中去体验,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本地区的饮食文化和小吃特色;能用绘画、设计、泥塑等多种表现方法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宣传单及实物展示。 通过欣赏、分析、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感受并体验设计小吃宣传单所带来的乐趣。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小吃的宣传,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家乡小吃的历史文化,加深对本地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多种形式介绍家乡的小吃。 教学难点:怎样把传统的小吃造型和宣传介绍设计得更有美感和新意。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家乡美食 (实物) 学生:彩笔、泡泡泥、卡纸、剪刀、双面胶、课前预习单(美食推荐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想考你们一个问题,有人知道老师的家乡在那里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老师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一个山清水秀的陕南小城———石泉 虽然老师在西安学习、工作了十几年但是也一直心系家乡,经常会想起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亲人。最让我念念不忘还有家乡的小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味一下家乡的味道。 教师板书课题:家乡的小吃 (设计意图:用老师的家乡引出课题,拉近师生距离,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 二、新授 1.小吃体验 拿出几种石泉小吃。请同学上台观察、试吃并说一说它的颜色、外形、味道,猜一猜它的制作原材料和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了解如何品评小吃)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味道,当然我的家乡可不知这一种小吃,我的家乡还有石锅鱼、鼓气馍、麻辣烫……,欢迎大家去我的家乡石泉旅游哦!一座秦岭之隔造就了陕南和关中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咱们现请跟随老师翻越秦岭来到我的第二故乡———西安。 欣赏评述 出示西安小吃 西安———大部分同学的家乡———名副其实的小吃天堂、碳水之都了,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这些小吃,饱饱眼福吧! 请用一个成语或者一句家乡话来形容你现在的感受! 出示小吃背后的历史故事 当然,这些琳琅满目的小吃不仅是果腹的食物,在视觉和味觉上让我们体验形与色享受,他更是中华文化传递的一种载体。这些传统小吃背后一般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家看完这些小吃的由来,你有什么感受呢? 本是古代皇帝、太子吃的御膳发展到现在,变成每一个寻常百姓都能吃到的街边小吃,这也说明了我们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迁,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咱们班不仅有来自陕西的同学,也汇聚了其他省市的同学。不同地方小吃也各不相同,看看这张中国小吃版图,找到你家乡的小吃了吗? 3.分享交流 看了这么多美食,相信同学们现在也一定分享欲爆棚了吧? 同学们你们的家乡一定也有更加美味的小吃?请你们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美食介绍单,四人一小组互相介绍一下各自家乡的美食吧! 师:时间到,抬头挺胸看老师,谁愿意给全班同学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家乡的小吃?可以从颜色、外形、口味等方面来分析。 4.探究方法 师:听了这么多同学的分享,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已经在偷偷的咽口水了,恨不得立马来一份。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巧手先“制作”一份小吃来画饼充饥。那么,如果你作为你家乡的代言人,你会选择怎么样的方式来宣传和制作这份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