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识智能家居教学设计 课题 初识智能家居 单元 走进万物互联的世界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生活场景导入智能家居概念,通过智能灯泡案例系统呈现物联网技术应用。教材结构清晰,从认知到实践层层递进:首先以壮壮的智能家居生活案例引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其次通过探究活动解析智能设备联网控制流程,结合步骤图示培养操作能力;最后设置网页控制LED灯的编程实践,深化物联网"感知-传输-控制"三环节理解。教材特色在于:1.生活化案例贯穿理论,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实例增强代入感;2.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通过表格填写、场景设置等互动环节强化知识内化;3.拓展创新空间,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智能应用,衔接行业发展趋势。整体体现"技术认知-操作体验-创新应用"的进阶式学习路径,有效达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通过识别智能家居场景中的物联网技术,感知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渗透,主动关注智能家居产品的功能与应用价值。计算思维:通过智能灯泡联网控制流程,学习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抽象出物联网控制的通用逻辑模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智能家居应用,融合物联网、传感器、人机交互等技术,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信息社会责任:讨论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采集范围,理解信息泄露风险,树立网络账号密码管理、设备权限设置的意识。 重点 掌握智能家居的核心概念与物联网工作流程,理解设备联网、数据传输及场景联动的技术原理。通过智能灯泡案例,实践设备添加、网络配置及场景化控制(如亮度调节、色彩定制)的操作流程。体验物联网“感知-传输-控制”闭环,结合网页控制LED灯实验,深化对自动化控制逻辑的认知。 难点 理解物联网传输层的抽象逻辑,区分感知层与控制层的交互机制。灵活设计自定义场景规则,需综合运用条件判断与参数配置。编程控制硬件时的调试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早晨七点,伴随着“丁零零……”的闹铃声响起,窗帘缓缓地自动拉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壮壮对着智能音箱喊了一声:“请播放一首提神醒脑的歌曲。”伴随着激昂的旋律,壮壮走出房间,看到扫地机器人正在客厅工作,破壁机中的五谷杂粮热饮已经加工完毕……思考:自动拉开的窗帘、主动工作的扫地机器人、自动加工热饮的破壁机……这些都是智能家居产品。你对智能家居的了解有多少 思考自己对智能家居的理解。 课堂导入通过生活化场景呈现智能家居的便利性,以“闹铃-窗帘-音箱-机器人-破壁机”的连贯动态,触发学生对智能家居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物联网技术”的理论学习。 讲授新课 物联网技术将多种多样的家居产品联结在一起,以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在家居场景中,厨房、卫生间、书房、客厅等区域都有大量的智联需求。物联网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机、物的互联互通,通过自动感应、语音交互、按键控制、触摸调节等技术为生活提供方便与舒适,让家居生活“随心所动”。灯泡是一种常见的照明器件,它不仅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个性化照明,还能通过色彩、亮度等的变化营造氛围,调节人们的情绪。智能灯泡作为智能家居中常见的产品,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使用更加便捷、人性化。探究探究目标:了解智能灯泡的操控流程。探究准备:智能灯泡及其操作演示视频。探究过程:观看智能灯泡操作演示视频,了解智能灯泡联网及控制的过程,学会控制智能灯泡改变亮度和色彩,设置智能灯泡自动按不同需求开启照明,以及根据不同的情境定制氛围灯。步骤一:设备选择。下载应用程序,点击右上角“+”添加设备,选择智能灯泡。步骤二:联网。重置灯泡并选择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