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这充分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辽宋夏金元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启今天的历史学习之旅。 秧马:拔秧工具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通过识读地图,简述农业重心南移的概况,形成时空观念,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列举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通过识读地图,简述手工业重心南移的概况,学会运用时空观念解读历史事件。 3.通过解读《清明上河图》和研读文本史料,列举辽宋夏金元时期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感受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4.通过概述本课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及相关史料归纳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一、农业的发展 一人一牛犁地 翻车浇地 插秧 打场 入仓 收割 舂米 宋代《耕获图》 培育 相关史事 生长 收获 活动1观察图片,思考宋代时插秧和收获两种步骤是否能同时进行? 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有晚禾。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大面积推广。 ———《宋会要·食货》 复种技术得到推广:一年两熟 反映出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发展 活动2结合图片和课本,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④边疆开发: 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一、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宋朝 辽金 宋朝时,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由_____传入的_____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地区。长江下游和_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谚语_____ 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水稻 越南 占城稻 太湖流域 苏湖熟,天下足 变化 目的 皇帝 影响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 忽必烈 ①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②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 一、农业的发展 通惠河 会通河 活动3请阅读教材,思考元朝是如何解决大都粮食供应问题的? 开凿会通河、通惠河。截弯取直航程缩短,主要任务是运粮 活动4结合图片和课本,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种植区域: 普遍种植,产茶地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一、农业的发展 经济作物 宋元时期 茶 棉花 种植区域: 北宋至南宋初,限于 地区 到南宋后期进到 一带。 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广东、福建和海南 南方 江淮和川蜀 活动5根据材料,结合教材p64内容,说说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自安史之乱,中原士民南渡者众,携其技艺,广植桑麻, 教民织纴,江南丝织之业,由是兴盛。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江南、两浙、荆湖、福建等地,土地肥沃,水利便利,民勤于耕, 岁常丰稔。加之朝廷劝农政策,兴修水利,推广新种,故南方农业日盛。 ———《宋史·食货志》 ①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②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③人民的辛勤劳作。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⑤引进新品种。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制瓷 造船 如果你是一位打工人,你穿越到了宋代的南方做什么好呢? 冶矿 纺织 那让我们一起进行产业调研,掌握一手产业信息! 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 四川丝织业 江浙丝织业 四川蜀锦 苏州宋锦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丝织业 1北宋时南方超过北方, 区发达; 棉纺织业 ① 有先进棉纺织工具; 品类多。 为技术改进做出巨大贡献 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毡毯等为党项人的生活必需品。 毛纺织业 四川、江浙 黄道婆 南宋棉毯 西夏 海南岛 汝窑 三足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