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部分.(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诏令文书作为以皇帝名义颁布的古代高级别公文,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汉代中后期, 皇帝诏令多阐述儒家理念,甚至大量引用儒家经典。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儒家思想受到尊崇 C.政令推行比较顺畅 D.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2.唐三彩作品中骆驼形象大量成组出现,这些骆驼往往驮人载物,所载物品中包含了商队贩 运的货物和生活用品。另外,外来使团还将骆驼作为献给皇帝的礼物,源源不断输入唐境 内,唐政府因此设置专门的牧监对驼群进行管理。这说明唐朝 A.陆路贸易非常频繁 B.政府强化边疆治理 C.陶瓷技术比较发达 D.官方重视畜收养殖 3.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 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A.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4.综合分析下表中的史事,可以得出最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到 1943年,在“节约献金运 1949年8月,兰州群众与人民解放军工兵 达甘肃哈达铺,当地百姓拿 动”中,甘肃农民自发捐献 部队昼夜抢修华家岭公路,仅用3天打通 出大量粮食、肉类等物资供 余粮,仅临夏县一次献粮 运输线,为突破国民党军队在兰州南山的 应红军 就达5万石 防线,解放兰州作出重要贡献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西北地区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大后方 C.人民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D.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在麦地稻田、车间矿洞、水渠大坝、茫茫荒原,中国人民 进行各种“大会战”。“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 天!”“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成为时代标语。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B.农业合作化运动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举国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坚定决心 D.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昂热情 6.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泥土,适宜的农业环境促进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 成;雅典因其港口的优势成为商业中心,从而促进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相对平等的社 会结构。由此可见 A.区域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B.农业文明出现早于海洋文明 C.早期文明王权特征明显 D,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7.工业革命以前,欧洲国家主要在殖民地进行直接的财富掠夺。但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第 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国家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大量修建铁路、港口,开设工厂、 银行,强迫殖民地成为它们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反映出 A.欧洲国家的经济侵略转向资本输出B.资本主义制度向全球范围扩展 C.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激烈 D,殖民地区的社会矛盾不断加深 8.邮票是纪念历史的载体之一。如图所示两枚邮票 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反对孤立主义,谋求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构建国际新秩序 C.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安全 D.打破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全球化 万隆会议10周年邮票·第七次不结盟峰会邮票 (白银)综合试卷第3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