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六年级体育水平三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主线,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二、教材分析 “跳高”这一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急行跳高第一课次。重点体验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采用多种跳跃练习方法和简单适用的技术动作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弹跳力,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小学高段学生处于生长加速期,此时的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对跳跃类项目有一定了解,具备一些基本的跳跃能力。本节课通过降低教材难度、改变练习条件,克服学生对跨越的恐惧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使 90%的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特征;使 80%以上的 学生基本掌握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 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乐意融入团队,能有序练习,安静观察,能给予同伴适当的评价。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助跑轻松自然、起跳有力;难点:助跑、起跳的连贯协调。 六、场地器材 小栏架 20 个 标志盘 12 个七、安全措施 认真检查器材与地面情况,合理控制练习场地,避免因过于拥挤而发生冲撞事故;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下肢及脚踝关节。 课中教授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注重学生体质差异性,强调小组内部的相互协作,合理调节运动负荷。 八、本课特点 1、本课采用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器材小栏架。本器材具有能拆、合、组装、安全等特点,它轻巧、方便,功能强大,具有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优势。器材色彩鲜艳,具有美化场地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内驱力,具有多种功能。 2、本课以少儿趣味小栏架贯穿始终,通过不同颜色设定不同的 高度,不同的助跑、起跳点,建立A、B、C 递进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获得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把教学重点、难点等融入到练习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会、会中得。 3、本节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把握正确的助跑起跳动作。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及时评价学生的所学、所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共 5 课次) 教学目标 1、学会一些跳高的练习方法,学习并改进起跳技术,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能方法。 2、增强腿部力量,发展弹跳能力,提高灵活性和协调性。 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不因运动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与他人有差异而感到骄傲、自卑或放弃努力。 课次 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现目标的教法与措施 重难点 1 1、建立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概念,基本掌握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提高力量水平。 3、克服对器械的畏惧,逐步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乐意融 入团队。 1、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越过障碍。 2、教师示范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找出跨越式跳高动作技术特征。 3、注重讲解助跑和起跳的方法,上步起跳练习。 3、短距离助跑起跳摸高练习。 4、体验助跑起跳越过横杆的动作。 重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