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下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0.2保护人身权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感受我国法律对人权的全面保护,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制度优势。 2.法治观念:理解人身权的基本内容及其法律保护措施,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责任意识:树立隐私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积极履行维护自身和他人人身权的责任。 4.道德修养:理解尊重他人隐私和人格尊严的道德意义,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重点: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具体内容。 难点: 隐私权范围的界定与实践应用。 总议题:"法律如何为我们的‘身体与尊严’保驾护航?"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自学导航(P86-88)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和要求 2.人身权的内容 3.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原因、要求 4.法律保护肖像权 5.法律保护隐私权 教学过程: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案例1:《假如失去人身权的一天》 小林去超市购物,出来的时候被保安拦住,怀疑他偷东西,要求强制搜身,小林严厉拒绝,保安用暴力殴打小林强制搜身并翻看他随身的背包。但并没有发现偷东西的痕迹。很快小林被搜身的照片就传遍了网络,大家纷纷议论小林是“小偷”。 小林遭遇了哪些问题?这些行为可能侵犯了小林哪些权利? 总结: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 如果你是小林,你会有什么感受? 1.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人身权? 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议题小结: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 ⑴原因: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⑵要求: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补充)什么是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议题小结:2.人身权的内容? 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 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 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案例2:校园冲突致伤调解案 某中学学生小邓与小涂因“起外号”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小邓左手无名指骨折。双方均为14周岁,无恶意伤害意图。 法院通过调解,由小涂监护人赔偿小邓7000元,并承诺不再实施伤害行为。学校因未及时发现并制止冲突,被要求加强安全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