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3678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习作:游____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17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格式,教学设计,1课时,习作,单元
  • cover
教学内容 习作:游_____ 课时 第1课时 预计上课时间 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关注体验,教学围绕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展开。 教材分析 在“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教材安排了《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进一步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提供了更多模仿范例。《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景物。用过渡句写出景点的转换。《七月的天山》是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记叙景物。是运用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语句,理清写作的顺序。习作单元的课文、习作例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联系极其紧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习作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回顾前面各部分的教学,用前面学到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习作。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了解了按顺序写景的方法,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画出游览路线图,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顺序写一个地方。2.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3. 能与同伴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 1.利用过渡句安排游记写作的顺序,使文章有条理。2.能够从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把重点清楚。 教学难点 能够从多角度观察,抓住景物或游览场所的特点,把重点清楚。 教学方法与策略 讲授法、互动探究法 教学评价 问答法、学生互评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 课件、准备学生的学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链接生活,激趣导入 1.学生分享自己的出游想法。2.指名学生读泡泡图示里的内容。3.预设:提示了我们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比如说“长城的烽火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定是重点写烽火台。预设:“每到秋天我就会去果园玩。”为什么秋天去果园呢?秋天的果园,一定会非常的有果园的特点,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学生补充题目,并分享。 1.谈话导入:春天来啦!这时候,大家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出去游玩吧?2.阅读习作中泡泡,明确可以写什么。3.读三个泡泡提示。幻灯片出示师:从这三个泡泡中,你能发现我们的写作内容可以写哪些方面吗?小结:既可以写游览过的名山大川的景物,也可以写家里附近我们常常见到的,非常熟悉的身边的地方。4.泡泡里还提示了我们什么呢?小结:一定要重点写印象深刻的景物。(板书:印象深刻 重点写)5.把题目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中选择要写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才能确定正确的写作内容,写作一定是从生活中出发,是自己亲身游览过的。 二、例文引路,推敲表达 1.学生理清写作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佛香阁)———昆明湖确定要写的景物的游览顺序。2.同学们交流游览的顺序,发现需要纠正的地方,学生们共同讨论,使游览顺序更合理。3.出示《七月的天山》中的片段。(1)明确是按照从高到低的写作顺序。(2)多用比喻、排比句、颜色、动作等突出特点。4.学生回顾课文,说出《七月的天山》是运用了哪些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加自然的。 1.借助例文课文,确定游览顺序。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例文《颐和园》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游览过程的?2.要写清楚游览的过程,按游览的顺序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现在就请你确定一下,你所写景物的游览顺序。(请学生拿出学习单)3.借助例文,写好重点景物。先来看看习作例文中是怎么写的。(1)重点的一处景物,也要写出顺序。(2)写出特点。3.写好过渡句。(出示《颐和园》片段)过渡的句子,在每一段的开头,使文章条理清晰,景物的转换更自然。全班交流。 借助例文和课文掌握描写重点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使用。 三、自主写作 1.学生自行完成习作片段。 师:我们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