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4764

期中复习 第2课时(第2章)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课件 80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21007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期中,复习,2课时,2章,科学,教版
  • cover
(课件网) 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小节 新课标要求 评价方向 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能够运用分子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引力和斥力)以及分子间空隙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能够通过模型认简单分子的结构。能够通过实验(如电解水)探究物质的元素组成。 了解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及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如道尔顿实心球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等),知道原子可以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如Na 、Cl )。能够依据质子数区分不同元素,理解同位素(如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的异同。 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H O、CO 、NaCl),并根据元素化合价(如氧通常为-2价、氢为+1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掌握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节 建构分子模型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第3节 建构原子模型 1.5物质由元素组成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第4节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1.5物质由元素组成 第5节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1.5物质由元素组成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2.不同物质粒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在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小;在气体中,粒子之间空隙比较大。 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 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总结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表明 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总结 1.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有时主要表现为引力,有时主要表现为斥力。 2. 总结 物质的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很小 很大 比固体大 比固体小 很大 很小 模型的分类: 物体的复制品:地球仪、航模等; 公式:S=vt等; 图:心电图、路程—时间图等; 表:日程表、课程表等; 计算机图像:Flash动画等; 复杂对象、过程的示意:日食、月食等。 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叫做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模型与符号 氧分子 氢分子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水分子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 分子模型 一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构成不同分子 乙炔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 相同数目、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不同分子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及数量决定 分子模型 水 通直流电 氢气 + 氧气 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 的原子构成,水由氢、氧组成。 水 分 子 氢 分子 氧分子 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 氢气 氧气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 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原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电中性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0.25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 碳-12原子,它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 碳-12原子 碳-12原子的1/12 质量约等于1.66×10-27kg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0.25 失去1个电子 +11 质子数>电子数 Na+ +11 质子数=电子数 Na 0.25 +17 质子数=电子数 Cl +17 质子数<电子数 Cl- 阳离子 阴离子 NaCl 静电作用 Cl- Na+ 得到1个电子 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 1.离子的定义: 1.离子的分类: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Na+ 带电的微粒 带负电的离子,Cl- 均达到稳定结构。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微粒。(质子数>电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