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3节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3课时教案 课 题 第四章 第3节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了解茎的形态,知道茎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通过观察不同形态的茎,能用科学分类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分类;能基于对木质茎的观察,归纳出木质茎的一般结构。。探究实践:能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仪器,运用科学观察的方法,辨认和观察木质茎的形态结构。态度责任:在观察、探索、交流、讨论等活动中,能积极参与活动,乐于和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科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辨认和观察植物茎的结构,说出其功能。 教学难点 在观察和探索活动中,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探究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展示视频:植物的茎“挺拔伟岸”“高耸入云”这些词句都是在赞美大树的茎。自然界中,植物的茎千姿百态……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 板书:四、植物的茎【演示PPT4】呈现图片,展示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植物的茎。请同学们用分类的方法,对上述图片中的植物的茎进行分类。板书:1、分类依据(1)按形态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2)按组成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演示PPT5-6】介绍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演示PPT7】思考与讨论出示多种植物茎的图片,观察思考:下列植物的茎都是什么茎?【演示PPT8-10】探索活动:观察三年生的木质茎。茎虽有如此多的形态,但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可见,它们在结构上是 基本相同的。让我们以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为例进行研究。板书:以木质茎为例选取一根三年生的锻树(或木槿)枝条(3 5cm长),用解剖刀横切枝条。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其横切面各部分是否一样。思考与讨论:你可以对木质茎横切面分层吗?可以分为几层?分层依据是什么?利用放大镜可以从颜色和纹理明显将木质茎分成三层———树皮、木质部、髓。用解剖针轻轻扎一下树皮、木质部和髓。质地较硬的是哪个部位?质地较软的是哪个部位?能否用手把树皮剥下来?【演示PPT11】交流小结:通过探索活动,学生可以观察到木质茎横切面可以分为明显的四层,分别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板书: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演示PPT12】呈现组成表皮细胞图片。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呈现筛管、韧皮纤维图片。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等组成。筛管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一般由活细胞构成,属于输导组织。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韧性强。【演示PPT13】呈现组成形成层细胞图片。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位置不易观察,它的细胞大概只有2 3层,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吸收营养后,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演示PPT14】呈现导管和木纤维图片。木质部位于茎的中央,由导管和木纤维等组成。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因为木纤维的作用。呈现组成髓的细胞图片。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其细胞体积较大,有储藏营养的功能。板书:树皮———保护作用,内侧为韧皮部,韧皮部内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木质部———内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髓———储存营养。【演示PPT15】思考与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