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6124

第九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75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七年级,地理,2024,人教,九章
  • cover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第2课时 人口、粮食与环境 快速发展的经济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某些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特点,认识该地区的经发展区域差异。人地协调观:举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的特点及相应措施。 地理实践力: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案例的分析,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2.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认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2.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认识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难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三)课时安排 人口、粮食与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1课时 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为热带草原广布,第2课时为人口、粮食与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解惑—合作探究—小试牛———思维梳理”探究教学模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问题驱动:展示2020年全球饥饿指数,什么原因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短缺———激发学生兴趣; 新知解惑:热带草原地区的降水与农业示意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何频繁出现旱灾?旱灾如何影响粮食生产?运用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认识非洲人口增长特点及对粮食需求的影响,思考解决粮食短缺的措施,以及带来的问题;运用撒哈拉以南国家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分析当地早期经济落后的原因;探究撒哈拉以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为后面小组活动做好知识铺垫; 合作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方向———小组交流,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茅草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试牛刀:选用非洲萨赫勒地区为情境的试题———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视频、文字材料、地图,使学生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展示图片】2020年全球饥饿指数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粮食短缺 观看图片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过渡 旱灾频发,粮食短缺,很多人面临饥饿......这些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问题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旱灾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数量和环境质量也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影响 环节二 新知解惑 一、人口、粮食与环境 【展示图片】热带草原地区的降水与农业 【提出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何频繁出现旱灾?旱灾如何影响粮食生产 【展示图片】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20年) 【提出问题】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特点,及其对粮食供应的影响 【展示图片】非洲森林覆盖率图 【提出问题】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带来哪些问题 【提出问题】绘制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关系示意图 【展示图片】撒哈拉沙漠南缘的“绿色长城” 【提出问题】针对生态环境恶化,撒哈拉以南非洲采取了哪些对应措施 热带草原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湿季。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