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890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860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教版,策略,PPT,18张,课件,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学会画线段图、示意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 进而发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 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体验画图的优势,形成依托画图灵活有效的解决 不同问题的能力,增强策略意识。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和 选择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示意图。 难点: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结构网络: 解决问题 的策略 画线段图 解决问题 画示意图 解决问题 意 义 和差问题 差倍与和倍问题 步 骤 用示意图法解决 常见的问题 二、回顾与整理: 知识点1: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意义 1.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 2.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3.把得数代入原题进行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四年级(3)班,一共有45名学生,女生比男生 多3名,该班男生、女生各多少名? 男生:(45-3)÷2=21名, 女生:21+3=24名, 上、下两层书架上一共有 92 本书,其中下层比上层多12本。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方法一: (和-差)÷2=较小数 上层:(92-12)÷2=40(本),下层:40+12=52(本)。 方法二:(和+差)÷2=较大数 下层:(92+12)÷2=52(本),上层:52-12=40(本) 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知识点2:差倍与和倍问题。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先用和除以倍数和求出一份数,再求出几份数。 某校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两个年级共裁树苗141棵。六年级同学裁的树苗是四年级同学载树苗棵数的2倍,四年级栽树苗多少棵 四年级栽树苗141÷(1+2)=47棵 六年级栽树苗47×2=94 棵 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相同时间里,汽车所行的路程是自行车所行路程的4倍。自行车比汽车少行 36 千米,汽车行了多少千米 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先用差除以倍数差求出一份数,再求出几份数。 汽车行了 36÷(4-1)×4=48 千米 知识点3:画示意图解决问题。 正方形扩建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5米, 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750平方米。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50÷15=50(米) 50×50+750=3250(平方米) 步骤: 1.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步画出示意图。 2.把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清楚。 3.观察示意图,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长方形的长时,一般会知道变化的面积, 先求出宽,再根据问题求解。 2.已知长方形的宽时,一般会知道变化的面积, 先求出长,再根据问题求解。 3.正方形面积问题,有时是一组对边发生变化, 有时是每条边都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关系, 求出边长从而求解。 4.方阵问题一般根据实际的数据画出相应的点子图 来解决问题。 用画示意图法解决常见的问题: 三、典例精讲: 例1、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就一样多了。两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先画图,再解答。) 8×2=16(张), (86-16)÷2=70÷2=35(张) 35+16=51(张) 答:张宁原来有画片35张,王晓星原来有画片51张。 方法1 8×2=16(张) (86+16)÷2=102÷2=51(张) 51-16=35(张) 方法2 例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这块菜地的长增加9米 或者宽增加6米,那么面积都比原来增加162平方米。 原来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2÷9=18(米),162÷6=27(米) 27×18=486(平方米) 答:原来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86平方米 例3、为庆祝国庆,工作人员在某广场上摆花, 共摆成7个方阵,每个方阵摆成6行,每行摆6盆花。 最外圈的是红花,其余的是黄花,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