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默写(20分) 1直接默写(4分) (1)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理解默写(16分) (1)《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感情的诗句是: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2分) (2)杜甫《月夜忆舍弟》中“ 有弟皆分散 , 无家问死生———两句诗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2分) (3)(新考法)请将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2分) 上联:秋山坐看水穷处 下联: 寒林空见日斜时 (4)《长沙过贾谊宅》中抚今追昔、痛抒怜情的句子是: 寂寂江山摇落处 , 怜君何事到天涯 !(2分)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诗人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2分) (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向侄孙交代后事的诗句是: 知汝远来应有意 , 好收吾骨瘴江边 。(2分) (7)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视听结合,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2分) (8)《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2分) 二、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3分) 【甲】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②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③,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未解:尚不懂得。③虚幌:透光的帷幔。 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 A.【甲】诗颈联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B.【乙】诗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思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 C.两首诗都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借“月”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D.两首诗表达的方法不同,【乙】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甲】诗颔联则是在想象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3分) 【甲】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乙】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适闻袁宏在船中诵咏史诗,遂大加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A.【甲】诗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B.【乙】诗颔联正面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寻、怀才不遇之情与上联空寂之景交融一起。 C.这两首诗的颔联都有“空”字,【甲】诗中的“空”解释为“只有”,【乙】诗中的“空”解释为“徒然,白白地”。 D.两首诗都是怀古诗,【甲】诗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抒发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乙】诗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3分)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