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素养目标 1.结合材料,掌握自然保护区设立的依据、类型、级别和意义。(综合思维) 2.结合材料,理解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综合思维) 知识导引 内容 索引 02.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03.随堂集训·学业达标 探究点 04.课时作业(九) 01.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01.知识梳理·自主探究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 .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 .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 的区域。 2.广义的自然保护区: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 .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还包括国家公园、 、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 野生动植物 自然遗迹 管理 自然区域 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1)国家条例: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条例》。 自然保护区 (2)设立标准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角度 内容 生态系统 典型的 区域、有代表性的 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 区域 动植物 珍稀、濒危 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特殊价值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 、岛屿、 、内陆水域、 、草原和荒漠 自然地理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野生动植物 海岸 湿地 森林 自然遗迹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 、 分布区、冰川、火山、 等自然遗迹 特殊区域 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 .的其他自然区域 溶洞 化石 温泉 特殊保护 (3)设立现状:目前,我国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 个,总面积大约 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740 147 15.3% (1)三大类别 类别 内容 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 .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 为保护对象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 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 遗迹 非生物 自然生境 古生物 (2)类型和级别 草甸 水域生态 海岸 植物 古生物遗迹 国家公园 国家 3.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 (1)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 ———。 (2)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 和栖息地。 (3)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 、改善环境和抵御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底 贮备地 遗传基因 保持水土 自然灾害 (4)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 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 .目的地。 (5)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 .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 的源泉。 科学研究 生态旅游 精神文化生活 创作 三、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1.生态安全 (1)概念:国家的 处于不受或者少受破坏与 的状态。 (2)特点 特点 内容 整体性 局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区域性的甚至全球性的 . 不可逆性 当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超过了其自身修复能力时,往往会造成 的后果 . 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