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1887

第二章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2020版)北京版

日期:2025-09-30 科目:美术 类型: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7562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章,中职,北京,2020版,美术,公共艺术
  • cover
(课件网) 公共艺术.美术篇 北京-出卷网- 01 02 03 04 不同的美术门类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欣赏美术作品 美术实践活动 基础模块 05 06 07 08 中国传统工艺 摄影 中国书法 设计 拓展模块 第二章 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 公共艺术.美术篇 概说 绘画的视觉特征决定了绘画鉴赏的方式是“看”,因而提高绘画鉴赏力的唯一方法也是“看”。这说明鉴赏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此相仿,介绍和指导鉴赏也有文字转换视觉形象的困难。即使是诗一般的文字也难以再现五彩缤纷的图画世界。对一幅画条分缕析,往往会影响甚至破坏了审美直观时所具有的综合体验。因而,关于绘画鉴赏的理论只能起到给人启发的作用。我国古代有“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敷染,然后形似”的说法。在西方,则有“探究作品功用、印证文化背景、衡量写实程度及分析形式构成”的“四问法”。前者讲的是,看画主要看“气”———整个画面的生机活力,后者讲的是,要注重作品的内容。这两种说法是在不同文化传统习惯中形成的审美标准和角度的差异。今天,人们鉴赏绘画时往往一看“画的什么”,二看“是否逼真”。面对作品,费神地寻找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和相互关系,赞许的只是“画得真像”。这种鉴赏方法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它不是从直觉领悟作品开始,而是凭借某种理性的框架审视对象,把绘画作品当成了某种理论的说明或直接陈述。主题内容固然是一幅画作所具有的内涵,但寻找它并不是鉴赏的目的,即便找到了也不意味着完成了鉴赏过程。艺术的真实仅仅是艺术的某种特性,“是否逼真”或“真就是好”也只是对某种风格而言才有意义,而且也是很表面的。绘画语言中的形、光、色、结构等要素都是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象符号,不同艺术家运用它们的方式不同,就产生出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因此,对于鉴赏者而言,面对风格各异的作品,想获得鉴赏的愉悦、达到鉴赏的层次,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法。 对绘画作品乃至一切艺术作品而言,无论哪种流派、风格,无论是你第一眼喜欢或不喜欢的,在鉴赏之前,要首先确立自己的理解的态度。 第一节 理解和鉴赏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人的灵魂的雕琢和人格的完善。 第二,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 第三,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四,帮助人的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第一节 理解和鉴赏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鉴赏一、《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是以壁画为主,都是为教堂而绘制的,几乎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根据《圣经》里的故事而描绘出来的。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作品: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以及乔托的《逃亡埃及》等。《最后的晚餐》拓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鉴赏二、《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全名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 年生于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的卡普莱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天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创世纪》拓展欣赏 动脑和动手 > 1. 结合课文中的两个作品实例(也可以自己重新找实例),谈谈你对本节“理解和鉴赏”美术作品哪个点最有心得,写一篇200 字左右的随笔。 2. 任意选择一幅油画或者国画著名作品,搜集作者的资料,从作者经历、创作背景、创作意图、表现方法、作品影响各个方面撰写材料,在全班搞一个“著名作品鉴赏”墙报。 历史并非仅仅把绘画留给了我们,还在绘画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