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4733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6章生物的进化专项培优六章末排查强化(课件+学案2份打包)

日期:2025-11-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007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人教,培优,2份,学案,课件
    专项培优 六 章末排查强化 易错易混早防范 易错点1 误以为环境的改变会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点拨 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环境对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变,适应环境的变异也会改变,但这个变异是原来就有的,而不是环境改变后才产生的。 易错警示 物种形成与两种隔离的关系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易错点2 对种群和物种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点拨 ①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 ②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 ③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判断的可靠依据: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 疑难解答·全程培优 复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A 提示:随机交配不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2.C 3.D 提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4.B 二、非选择题 1.提示: 2.提示: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中低等生物的适应能力强。 3.提示: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 4.提示:中间体色可能与环境色彩较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相应的基因型频率较高。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中间体色个体较多。 5.提示:(1)能解释。过渡类型可能是二者在自然条件下杂交所得。但不能确定过渡类型一定是二者杂交形成的,也可以是其他情况所得,如基因突变等。 (2)有道理。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为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6.提示: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昆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使用DDT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后代,使得抗药基因频率增大,DDT的杀虫效果就会下降。 7.略。 基础排查过三关 第一关:基础知识———填一填 1.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其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为什么产生抗药性。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一个种群,若要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请举例说明。 _____ _____ _____。 4.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上述三个说法是否正确? _____ _____ _____。 5.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不是绝对的? _____ _____ _____。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7.论述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利。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8.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请简述“收割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第二关:切入高考———判一判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