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6322

第2单元第2课《感知物联网中的数据》课件+素材【桂科版】《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451061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信息科技,科版,素材,课件,感知物联网中的数据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第2课 感知物联网中的数据 (桂科版)八年级 上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让学生们探讨传感器技术的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其利弊,培养正确价值观,强化合理运用技术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在小组讨论中,利用行空板等平台实践操作,掌握传感器使用与编程技能,鼓励探索创新应用,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通过编程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剖析程序逻辑,理解数据处理流程,锻炼逻辑思维与算法设计能力,培养计算思维。 介绍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作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感知传感器相关信息,提升对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敏感度。 02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1.认识并理解传感器的作用。 2.能够在具体场景中合理使用传感器。 3.通过实验操作,感知数据的采集方法。 02 新知导入 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面对不同的物品及其状态,应该选择相应的感知技术。例如测量温度用温度传感器技术,智能家居中用户获取信息使用基于摄像头的人脸识别技术,快递行业的包裹识别用射频识别技术,共享自行车开关利用二维码技术等。 活动背景 03 新知讲解 请回答: 人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感知外界信息的 和上述提及的感知技术有何联系 人们感知外界信息的方式 人们主要依靠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来感知外界。眼睛接收光线感知色彩和形状,耳朵捕捉声音,鼻子辨别气味,舌头品尝味道,身体感受温度、压力等物理刺激,从而获取周围环境的各类信息。 与感知技术的联系 感知技术是对人类感官的模仿、拓展与强化。它借鉴感官原理,如摄像头仿眼睛、麦克风仿耳朵;突破感官局限,能感知人无法察觉的信息,如红外线;还能实现高效、精准感知,像物流的射频识别,让信息获取更全面、快速、准确。 思考 03 新知讲解 案例分析一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种植中被广泛应用。当棚内温度高于设定的值时,大棚内部的降温设备就会启动,让棚内温度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反之,当棚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温度控制系统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外界的温度变化,依靠的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温度,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人们可以识别的信号。图 2-2-2为温室大棚物联网端界面,我们可在此实时查看温度、湿度数据。 图 2-2-2 03 新知讲解 传感器的组成 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像温度传感器里感受温度变化的部件;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感受的信息转换成电参量;变换电路将电参量转换为便于处理和传输的电量;辅助电源为各部分供电。 小贴士 03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常见的传感器类型都有哪些,并深入探究每种类型的传感器对应在什么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将讨论结果填入表 2-2-1。 讨论 传感器类型 应用领域 温度传感器 智能家居(调节室温 )、工业生产(监控设备温度 )、医疗(体温测量 )、农业(大棚温度监测 ) 湿度传感器 智能家居(调节室内湿度 )、农业(土壤湿度监测 )、仓储(防止物品受潮 )、气象监测(测量大气湿度 ) 表 2-2-1 03 新知讲解 传感器类型 应用领域 压力传感器 汽车(胎压监测 )、工业制造(监测机械压力 )、医疗(血压测量 )、建筑(监测建筑物结构压力 ) 位移传感器 汽车(监测刹车踏板位移 )、工业自动化(机械臂定位 )、航空航天(飞行器部件位移监测 ) 加速度传感器 智能手机(计步、重力感应 )、汽车(安全气囊触发 )、运动设备(监测运动状态 ) 续表: 03 新知讲解 传感器的概念来自“感觉”一词,人们研究自然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