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5042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28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读
  • cover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这三首诗词为统编版必修上古诗词诵读单元,同为爱情题材,前两首分别出自《诗经·邶风》《古诗十九首》,《鹊桥仙》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作品。三首诗歌分别运用不同的情感载体,表现了男女相处的三个不同阶段,即相恋———分别———重逢。既有人之唯美,更有情之唯真,要想真正领悟诗歌的情感,不仅要让学生沉入诗意文字中,更要走进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挖掘诗歌中深层次的情感表达。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古典诗歌知识积累,但是相对来看较为薄弱,特别是古代诗歌中意象、意境、艺术手法等方面,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作者和诗歌的创作背景不能深入了解,对诗歌的情感意蕴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还未能全面掌握。但他们愿意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丰富自身审美体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课时目标: 1.抓住情感载体,体会诗歌含蓄美、意境美。 2.鉴赏诗句,把握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体会情感美。 3.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三首诗歌分别运用不同的情感载体,表现了男女相处的三个不同阶段,即相恋———分别———重逢。既有人之唯美,更有情之唯真,要想真正领悟诗歌的情感,不仅要让学生沉入诗意文字中,更要走进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挖掘诗歌中深层次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人们传唱不衰的永恒话题,中国文学史上对爱情的书写数不胜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三首优美的爱情诗词———《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 听读感悟:听名家朗诵,整体感悟。 (一)任务一:寄情于物,言浅情深 学习活动一: 今天的三首爱情诗词,分别讲述了爱情的三个不同阶段:相恋———分离———重逢。古人讲爱,全诗不着一个“爱”字,其中涌动的爱意都被隐藏于某个物象、某个动作、某段回忆、某件事情之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诗词,找出各自的情感载体,说出其特点,并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完成以下表格。 篇目 主要寄情之物/事 特点 手法 情感 《静女》 《涉江采芙蓉》 《鹊桥仙》 学生回答:(按诗歌顺序,分组回答,一人答,其他补充。每首诗歌,首先指出主要景、物、事,然后分析其特点,体悟情感,最后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或关键句。) 《静女》 物象:彤管、荑草 特点:光鲜明亮、鲜嫩柔软彤管、荑草象征爱情的赤诚热烈、纯洁美好 (象征) 情感: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借助“彤管”“荑”抒发情感。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赞美喜爱之情,爱屋及乌。(双关) 小结: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了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草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 1、2 组齐读全诗,感悟诗中的含蓄美、情感美。 《涉江采芙蓉》 意象:芙蓉 特点:清幽、高洁 、宁静、美丽 情感:分隔两地的怅惘与无奈,深切的思念,真挚笃厚的爱情 (诗眼、情感词:忧伤) 荷花的意象: “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代表。“莲”与“怜”谐音,莲子就是怜你、爱你,象征 男女爱慕之情。“芙蓉”谐音“夫容”,表示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荷花是作为一种情感意来 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的爱情 ,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花折柳是中国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分析:开头两句用“芙蓉”“兰泽”“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