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278325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共24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1349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课件
,
统编
,
经济
,
视频
,
PPT+
,
24张
(
课件网
)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 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4年,中国GDP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比约18%左右。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的GDP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最早在什么时期就取得了这一成就吗? 据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通过识读地图,简述农业重心南移及南粮北运的概况。 2、列举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兴盛的发展和变化;通过赏析图片史料,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列举辽宋夏金元时期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认识到这一时期的经济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归纳出纸币的发展历程和原因,并引导学生理解纸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的见证。 4、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并归纳其成因,引导学生归纳出对现实的意义。 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了解辽宋夏金元朝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活动1:观看视频宋代《耕获图》,感受宋代农业发展水平 农业水平高 分工明确 精耕细作 表现 宋 粮食作物(面积、新品种、地区) 工具和耕作技术 经济作物 辽夏金 活动2:研读图文史料并结合教材p64-65内容(包括导言和相关史事),通过表格整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请同学们标出序号。 (1)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2)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登:丰收),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占城:今越南中部)三万斛(hu)......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食货志》 占城稻优点:成熟早、抗旱能力强、适应性强 表现 宋 粮食作物(面积、新品种、地区) 工具和耕作技术 经济作物 (茶叶、棉花) 辽夏金 活动2:研读图文史料并结合教材p64-65内容(包括导言和相关史事),通过表格整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请同学们标出序号。 (1)两宋时期,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2)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秧马、 复种技术 (稻麦轮作 一年两熟) 茶叶: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棉花: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北宋-广东、福建、海南 南宋-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南方 统治者重视农业,东北和西北地区农业得到开发。 材料一:“金地寒,农事稍晚,岁一熟。” ———《金史·食货志》 材料二: “吴地水田,岁再熟,民勤于耕,故无凶年。” ———《梦溪笔谈》 辽夏金时期北方农业虽有进步,但与南方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翻译:北方气候寒冷,农作物一年一熟,产量较低。 翻译:南方水田一年两熟,农民勤劳,少有歉收。 活动3:研读下面史料,对比南北农业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共24张PPT+视频)—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共24页)(2025-09-18)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