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9076

第一单元《12、13、14减几》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24)

日期:2025-11-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535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单元,12、13、14减几,教案,师大,一年级
  • cover
配套小学西南师大版 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13、14减几 《12、13、14减几》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减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创设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的情境来引出“12减几”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减法运算的现实需求,从而自然地引出12减几的算式。情景图中猴子的数量不能直接数出来,所以不能用边点边数的方法来计算,这促进了学生接受效率更高的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本节以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留给学生探讨的空间比较大,有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试一试”、“课堂活动”呈现的是13、14减几的算式,让学生尝试用“破十法”计算。通过探究新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进行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学习的乐趣。 1.在掌握“11减几”的算法的基础上,能用迁移的方法探究出“12、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 2.理解“12、13、14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探讨算法的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12、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难点:在掌握“11减几”的算法的基础上,能用迁移的方法探究出“12、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 情境导入 师:今天的课堂来了一群小伙伴,它们是谁呢?猜一猜。 长得像人有长尾,调皮捣蛋特馋嘴, 抓起桃儿大口吃,走走爬爬林间睡。 (打一动物)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生:猴子! 师:真聪明! 师:动物园里有很多猴子,猴子喜欢在树上蹦来蹦去,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看看可爱的小猴子把!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 活动一:12减几的计算方法 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树上原来有12只猴,下来了4只。树上还有多少只猴? 师:如何列式呢? 生:12-4=?(只) 师:个位不够减啊,如何计算12-4呢?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组长组织,别人在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自由说一说。 生1:把12分成10和2, 想:10-4=6,6+2=8。 师:"破十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退位,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师: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生2:可以想加法算减法:8+4=12,12-4=8。 生3:还可以先算12-2=10 ,然后再算10-2=8,12-4=8。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用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计算12减几的计算方法:1.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退位,从十位退1作10再减;2.想加法算减法。 设计意图:借助11减几的方法计算12减4,不仅让学生体验到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让学生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活动二: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来计算12减几,你能试着计算下面两道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算法。 生1: 10-6=4,4+3=7 生2: 10-9=1,1+3=4 师:这是哪种方法计算的呢? 生:破十法。 师:你能用破十法试着算一算14-9吗? 生:把14分成10和4,10-6=4,1+4=5。 师:同桌两人一组,我说算式,你说得数。 设计意图:探究出“12、13、14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口算。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