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005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微专题课件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424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章
    (课件网)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微专题三 河流冲淤 专题讲座 1. 冲淤平衡的概念 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不平衡而引起。 2. 河流冲淤的原理 (1)某一河段 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2)某一河口区域 ①河口河床的冲淤: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者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变浅。 ②河口海床的冲淤:汛期,流水作用强时,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积为主,引发海水的后退(海岸线后退);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引发海水的侵入(海岸线前进)。 3. 河流冲淤主要影响因素 专题训练   (2025·宁夏吴忠期末)新桥水道是长江口崇明岛南侧河道中的深水沟槽,其冲淤变化受入海径流、涨潮流等因素影响。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以及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蓄水发电都对新桥水道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反映1984—2020年新桥水道年平均冲淤变化。据此回答1~3题。 A. 冲淤平衡 B. 以淤积为主 C. 先冲后淤 D. 以冲刷为主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新桥水道在1984—1990年年均冲淤量为正值,表示以淤积为主;1990—1992年年均冲淤量为负值,表示以冲刷为主,结合坐标轴可知,1984—1992年,新桥水道淤积大于冲刷,先淤积后冲刷,以淤积为主,故选B。 B 1 2 3 A. 涨潮流动力增强,冲刷增强 B. 长江输沙量减小,淤积减少 C. 长江径流量增多,冲刷增强 D. 水利工程建成后,淤积增多 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长江径流量增多,冲刷增强,输沙量增加,C正确,B错误;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于2003年,D错误;长江径流量增多,涨潮流动力的影响相对减弱,A错误。故选C。 C 1 2 3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2003—2020年期间,年均冲淤量主要为正值,新桥水道整体以淤积为主,则随着水道淤积加重,水道会变浅、向海移动,①③正确,④错误;当水道以冲刷为主时,水道才会变深、变宽,②错误。故选D。 D 1 2 3(课件网)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微专题二 河流阶地的形成 专题讲座 1. 概念: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2. 成因 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出现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一级阶地,向上的另一级阶地称二级阶地,以此类推。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标记,年龄越来越老、完整性越来越差。这是由于低阶地形成期较晚,形态保存比较完整,便于对比,而高阶地往往残缺不全。 3. 特点 (1)洪水期水位是一个重要界限,河流阶地的正式形成以阶地面高出洪水位为准。而洪水位之下部分为现代河床,正在发生进一步的堆积和侵蚀作用。 河漫滩是枯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没入水面的河流堆积地貌,位于洪水位之下、枯水位之上,一般为河流阶地发育的初始阶段。 (2)地壳抬升会对河流阶地的形成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让已经发育的阶地面高出洪水位,成为新的河流阶地;二是使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剧,制造出阶地坡,让阶地高度上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