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第1课时 人口的数量及变化 人口的分布及变化 基础达标 一、人口的数量及变化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下图是2019—2023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我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年份是( ) A.2019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2.据图推测,我国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19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 我国一般把16岁至退休年龄的人口列为劳动力人口,规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示意图,完成3~5题。 3.下列属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的有( ) ①人口素质有很大提高 ②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③男女性别比趋向正常 ④劳动力人口比例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我国要想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迫切需要( ) A.宣传“全面三孩”政策 B.倡导低碳环保理念 C.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D.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5.2021年以来,我国开始依法实施“全面三孩”生育政策,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劳动力剩余问题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二、人口的分布及变化 读我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a—b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线表示的是黑河—腾冲一线 B.该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 C.该线西部内陆的高山、荒漠人口分布稀疏 D.该线东部沿海人口最为稀疏 7.关于形成我国人口分布如图所示特点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南部地形平坦,气候环境适宜 B.西北部人口大量向东北部迁移 C.西北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D.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8~9题。 8.读图,说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内陆地区 B.山地地区 C.高纬地区 D.平原地区 9.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大规模迁移 B.自然条件的差异 C.人口发展的规划 D.实施了“全面三孩”政策 能力提升 链接生活 共享单车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相当普及。读我国共享单车抽样城市市场份额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抽样城市均位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的地区,此界线是( ) A.黑河—昆明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漠河—腾冲一线 D.漠河—南宁一线 11.参与调查的城市中,昆明市场份额最低,主要原因是( ) A.昆明人口分布稀疏,需求量小 B.昆明冬季长,气候寒冷 C.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D.昆明河网密布,不适合骑车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2020年间部分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变化图。 材料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于2021年 5月11日公布。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为14.43亿。人口最多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广东(1.260亿)和山东(1.015亿)。人口超过5千万的省级行政区还有河南、江苏、四川、河北、湖南、浙江、安徽、湖北、 广西。 (1)据材料一可知,2010年—2020年间人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 省,请分析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增加迅速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2)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在5千万以上1亿以下且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 (3)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4)人口普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人口普查结果也是国家制定相关方针政策的依据。我国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后,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实施“全面三孩”政策的目的是缓解 现象。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第1课时 人口的数量及变化 人口的分布及变化 基础达标 一、人口的数量及变化 人口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