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7675

6.2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课件(共47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6395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思想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探究与分享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唯心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所以,唯心主义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 ◆有些学生是党员, 所以,有些学生不是非党员。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所以,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以上推理有什么共同特点 前提 结论 这四个推理都是换质推理。 1.四个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由性质判断组成的。 2.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 ①主项和量项保持不变; ②改变联项,肯定判断变成否定判断; ③谓项经过否定变成与原来概念相矛盾的概念。 (一)性质判断换质推理--换质法 1.必要性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使表达更加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 如将肯定判断形式转化为否定判断形式, 或将否定判断形式转化为肯定判断形式, 这就要运用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换质推理+换位推理) 例:中国人是能搞得 中国人不是不能搞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换质推理:起到变换语气,强调重点的作用。 2.含义 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质法) 表现:肯定判断 → 否定判断 或 否定判断 → 肯定判断 示例: ①凡革命者都是不怕困难的。 进行换质推理→ 凡革命者都不是怕困难的。 ②有些干部不是称职的。 进行换质推理→有些干部是不称职的。 3. 换质推理规则 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肯定 变 否定,把否定 变 肯定) ③换谓项。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的谓项。(找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A变非A,B变非B) ①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①主项、量项不变联项变; ②变性质、换谓项。 量项 联项 (是/不是) 主项 谓项 量项 新联项 (不是/是) 主项 新谓项 (与原谓项相矛盾的概念) 方法:加“非”或加“不” 换质推理的两步法: 第一步:主项和量项不变,将联项“是”改为“不是”或“不是”改为“是”。 第二步:将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 4. 具体方法 联项 例如:有些唯物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一步: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步: 量项 主项 谓项 有些唯物主义者 是 非马克思主义者 小试牛刀: ① 随地吐痰不是道德行为。 ② 有些失足青年是可以教育的。 ③ 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④ 所有恒星都是发光体 ⑤ 有些疾病不是传染的。 换质: 随地吐痰是不道德行为。 换质:有些失足青年不是不可以教育的 换质:所有物体都不是静止的 换质:所有恒星都不是非发光体 换质:有些疾病是不传染的 结论是对前提的“变形”:①主、量不变;②变联项、变性质;③换谓项。 1.必要性: 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有时需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也就是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 2.换位推理的含义:又叫换位法。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量项和联项不变,调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二)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换位法 1.所有的马都不是狗。 2.所有的马都是动物。 3.有些学生是球迷。 4.有些人是喜欢吃巧克力。 1.所有的狗都不是马。 2.有的动物是马。 3.有些球迷是学生。 4.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主项 谓项 甲:“所有马都不是狗”,可以调过来说,“所有狗都不是马”。 乙:那我随便说一句话,你能给调过来吗? 甲:没有问题。 乙:有些人喜欢吃巧克力。 甲: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 乙:再来,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 甲:有些相声演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