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9766

9.2《法律保障生活》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23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法律保障生活,格式,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9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分析 本课《法律保障生活》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第九课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树立法治观念。本框内容首先围绕“小明的一天”创设沉浸式法律叙事场景,将交通违法、消费维权、噪音纠纷三大民生热点浓缩于24小时生活流中,通过时间线索串联碎片化法律知识,使学生直观感知法律对日常行为的规范作用。再通过校园霸凌与网络谣言、加装电梯纠纷展现群体利益博弈,引发对学生的情感共鸣,详细理解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贴近生活的法律案例(如校园欺凌)兴趣较高,但对理论性内容可能缺乏主动探究意愿。对法律的认识多停留在“规则约束”(如交通法规),但对法律如何“保障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缺乏深层认知,需通过案例、情境加深对法律抽象作用的理解。 核心 素养 目标 1. 政治认同 :学生理解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标尺,认同以法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 2.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法律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形成尊重他人权利、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 3. 健全人格:学生学会理性看待矛盾,培养依法维权意识,形成平和理性的处事态度和遵纪守法的心理品质。 4. 责任意识 :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责任,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观念,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5. 法治意识 :学生理解法治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维,增强规则意识和程序意识。 重点 法律保障生活的具体表现 难点 学生学会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学习法律作用,并在生活中践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 新课 小明“一天三折” 请说说小明一天内遇到了哪些法律问题? 早晨:触碰交通法规 今天早上我又不小心起晚了,担心迟到,我就开着我心爱的电动车一路疾驰到公司,看到十字路口没什么车我就闯了过去,打卡的时候看到还有30秒就迟到了,好险好险,又活过了一天。 中午:去餐馆吃饭发现食物里有异物 结束了一早上的工作,肚子也饿了,我就去公司旁边的餐馆想着随便吃一点应付应付算了,我吃着经常点的牛肉面,吃着正香着呢,发现里面有一只苍蝇,我就跑到后厨看看到底什么卫生情况,然后发现后厨“一片狼藉”。 晚上:晚上小区里有人跳广场舞 今天真是诸事不顺,想着晚上好好睡一觉,结果晚上居然有人在小区里跳广场舞,气得我直接下楼去跟他们理论,那些阿姨像是听不懂我说的话,我只好报警进行处理。 教师点拨: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课堂笔记:1.法律的基本作用: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园欺凌中的法律之盾 2024年8月25日上午,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布广河县城东中学学生被掌掴欺凌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查,涉事视频共有3段,其中两段视频涉事双方为广河县城东中学八年级学生,在8月24日下午新学期报名时因诋毁长相、起绰号等琐事发生冲突,马某、苏某、丁某某等6名女学生在校园内对马某甲、马某乙2名女学生通过掌掴、辱骂等方式进行欺凌;第三段视频事件发生于2024年7月15日,侵害人杨某某因个人矛盾,在校外对城东中学八年级女学生马某丙进行了掌掴。 思考:你如何看待此次施暴者的掌掴行为?如果法律不禁止欺凌,校园会变成什么样? 教师点拨:施暴者的暴力行为直接违反法律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规定(如禁止侮辱、殴打他人)。 案件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