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5930

【暑假特辑】浙教版科学七升八暑期专题复习3 光的直线传播(含解析)

日期:2025-09-2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221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解析,传播,直线,专题,暑假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暑假特辑】专题复习3 光的直线传播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质中每秒钟都传播3×108米 B.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C.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日食、月食的形成都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错误; B、光能在透明的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传播最快,故B错误;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2.下列各种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妙趣手影 B.小孔成像 C.日食奇观 D.树的倒影 【解答】 A.妙趣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故D符合题意。 3.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眼界狭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含义的是(  ) A. B. C. D. 【解答】图中O点是青蛙的位置,将O点与井口左右两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A图是正确的;B图中光的传播方向标错了;C图中光线发生了偏折,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图中不仅光线发生了偏折,而且光的传播方向也标错了。 故选:A。 4.夜晚有两个高楼不同的小朋友A和B,A比B高,他们分别站在路灯下,路灯O是光源,O′点是路灯在地面上的投影,A、B两人和点O′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他们头部分别在地面上留下两个影子,相距d′,当两人沿过O′点的直线,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行进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地面上A′和B′之间的距离将(  ) A.不断减小 B.不断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答】如图所示: 设A小朋友身高为a,灯高度为h,若A小朋友向前移动x,则影子向前移动x1,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解得由两个影子A′和B′,相距d′,以相同的速度行进时, A小朋友影子与原影子的距离x1′=,B小朋友影子与原影子的距离x1″=, 因为x1′>x1″,A比B高,即a>b, 此时影子d″=d′﹣x1′+x1″<d′。 同理,当两人头部的影子达到重合后,再继续远离路灯时, 因为A比B高,即a>b, 此时A影子会超过B的影子, 两者的距离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 此题也可假设A,B两人站在一起,则A的影子比B长。两人一起往前走,由此可知,两人影子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增大。现在A站在B后,两人影子移动速度仍符合假设的规律,因此A的影子会先追上B的影子,然后再超过它。所以A'和B'的距离会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D。 6.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B. C.D. 【解答】 (1)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符合要求; (2)B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故选:A。 7.如图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