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9303

11.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29598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2024-2025,法治,道德,七年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11.1 法不可违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创合格公民。 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 5.责任意识: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行为。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定义、分类标准及违法后果。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部分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导入新课 思考:针对上述相关法律的规定,你有何看法? 1.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3.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89-91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探究分享 周永康 范冰冰 房祖名 高晓松 犯危险驾驶罪,拘役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被称醉驾入刑第一名人。 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规定需要补齐的税款和罚金约为 8.84 亿元。 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被判无期。 因无证驾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处行政拘留7天。 孙扬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 大陆知名演员、歌手。 中国歌手、演员。父亲是香港武打巨星成龙。 中国大陆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及导演。 中国男子游泳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世界游泳健将。 根据以下案例对谈谈法不可违的理解?人们的行为底线是什么? 生活观察 案例:2024年2月26日,济南天桥区某台球厅经营者张某为吸引流量,与朋友策划直播“剧本”,由王某等4人持匕首、甩棍、棒球棍等器物到台球厅“挑事”,继而假装与张某发生冲突。全过程使用网络平台直播,被2000余观众收看,造成不良网络影响。济南公安机关依法调查,5名嫌疑人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对5名违法嫌疑人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 思考:根据以上案例对谈谈法不可违的理解?人们的行为底线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材料中的法律条文告诉我们什么 法律是一种怎样的行为规范呢 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 规范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