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9962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九周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30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西,周考试,试卷,历史,考试,第十九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九周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专业干部学校、依托高等院校、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开展干部专业教育。到1956年,全国共有科研、教育、工程技术、卫生、文化艺术等专业干部84万人。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干部专业教育( ) A.建立健全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B.阻碍了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C.营造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D.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基础 2.1866 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官员,引发守旧派官员的激烈反对。倭仁等人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何必师事夷人”。这一争论反映了( ) A.“中体西用”的趋时更新B.清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C.“华夷观念”的激烈碰撞 D.近代化转型的阻力重重 3.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这一现象( ) A.根植于西欧的历史文化传统B.表明西欧出现人文精神萌芽 C.说明奴隶主和奴隶矛盾加剧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4.1450-1500年间,欧洲图书量猛增至900万册,铁链加锁的图书逐渐消失。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图书与生产图书两大职能逐渐分离,形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行业。这反映了( ) A.思想解放刺激知识需求B.传教士推动中西交流C.工业革命重构图书行业 D.新航线开辟联通东西 5.据统计,清代湖北共修成方志405部,是全国志书编纂数量较多的省份。湖北方志包括通志、府州县志、乡土志等,内容大多涉及山川物产、行政机构、科举、教育、民俗风情等。方志的编纂,通常由地方官员牵头组织,本地文人、乡绅等广泛参与。据此可知,清代湖北方志编纂( ) ①体现文化传承的民间主导性②彰显社会多元力量的协作性 ③可为地方官员施政提供参考④得益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世界学术丛书”“早期中国研究丛书”“海外中国研究译丛”“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等海外中国问题研究的大型学术丛书出版。既有外国人研究中国的著作,也有中国人用外语撰写的著作的回译。此举的重要意义在于( ) A.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提供各国的历史经验B.保存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宝贵原始资料 C.整理域外汉学成果,丰富国人的学术视野D.通过梳理学术史推动中国史学研究的转型 7.1948年10月,由中国音乐研究会编著的《东北民歌选》在佳木斯出版,其中既收录了《月牙五更》《小看戏》《丢戒指》等经典曲目,也选取了改编的新民歌《翻身五更》《生产忙》等。该民歌选( ) A.意在巩固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B.说明文艺创作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C.表明民众敢于表达政治诉求 D.兼具文化传承与革命宣传的功能 8.晚清时期,上海《点石斋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时事、市井生活及海外见闻,语言通俗浅显;《无锡白话报》等刊物倡导“白话为维新之本”,主张用白话文“俾商者、农者、工者”皆可读之。此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社会革命得到广泛认同B.士绅阶层主导文化转型C.知识传播趋向于大众化 D.西方列强注重舆论渗透 9.全民族抗战期间,大后方的社会科学事业出现空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