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0241

沪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Unit 7 Role models of our time第1课时 Reading 教案+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6413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time,19张,课件,教案,Reading,1课时
    Unit 7 Role models of our time Lesson 1 Reading 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围绕“我们的时代楷模”展开,聚焦榜样人物对社会与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本课时为阅读课,通过介绍“钱学森”这一中国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引导学生理解榜样的力量,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语篇通过真实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成就,帮助学生感知榜样人物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如爱国、奉献、坚持、谦逊等。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学习描述人物经历与成就的词汇与表达,还能通过“猜测词义”的活动培养信息提取与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的阅读技能。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初步掌握描写人物品质与贡献的基本词汇,理解人物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树立远大志向,立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语篇分析 【What】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类记叙文,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和突出贡献。文章从钱学森的早年求学、在美国的成就、回国后的科研工作等方面展开,重点介绍了他在中国航天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Why】 语篇通过介绍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和展现的精神品质,向学生传递了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家精神。钱学森在国外取得巨大成就,却毅然回国为祖国建设奉献终身,展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文章鼓励学生向时代楷模学习,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科学精神,立志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How】 本课时的语篇类型是人物传记类记叙文,结构脉络清晰,共分为五个自然段,第一段为导语,总括介绍了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地位和获得的荣誉。第二段讲述了钱学森的早期生活和求学经历。第三段描述他在美国的成就以及毅然决定回国的过程,突出他的爱国情怀。第四段讲述他回国后的重要科研贡献,特别是在航天科技领域的成就和深远影响。第五段总结人物生平和对中国的贡献,最后引用名言展现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在语言上,文章使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状语,使人物经历更清晰有序。文章最后钱学森本人的直接引语,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文章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结构清晰,语言简练,选取的人物钱学森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选取真实而典型的事迹来展现人物性格品质,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事迹类阅读材料。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逐步形成与语言能力初步建构的关键阶段,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感知能力。学生在语文及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已接触过“榜样人物”这一概念,能够说出如袁隆平、钟南山等时代楷模的名字,并理解“榜样”的积极意义。但对“榜样精神”具体内涵,如“奉献”、“坚守”、“责任”等抽象品质的理解尚处于感性层面,需借助具体事例进行引导。在英语学习方面,学生已积累部分描述人物的基础词汇,但面对本课文章中出现的抽象词汇时,如aerospace,pioneer,groundbreaking,contribution,仍容易产生理解障碍,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上下文含义,在语境中猜测词义,必要时教师需作出补充。 在认知与思维层面上,学生对“航天”、“科学家”等关键词具备基本认知,但对钱学森的生平及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深远影响所知不深。部分学生对“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报效祖国”这一选择缺乏深入理解,容易从“成就”层面理解楷模,而忽略其“初心与担当”。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文本导读、语篇解读及情感延展,引导学生提升概括、分析与反思能力,帮助其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价值引领与思维成长。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通过阅读语篇,深入了解钱学森生平、重要贡献及人物特质。 学会结合上下文,在语境中猜测词义。 结合关键词和时间线复述钱学森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