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梦之船》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这一课主要学唱《梦之船》,还要听舒曼的《梦幻曲》(大提琴版),顺便认识大提琴。唱歌部分要学歌词、节奏,还要用竖笛吹简单旋律;听赏时要跟着哼、用笔画感受,还要对比合唱版;乐器认知就看大提琴长啥样、听它的声音。通过唱、听、认,让孩子懂音乐、会欣赏。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喜欢 “星星”“小船” 这种看得见的东西,能跟着做划船动作,但像三拍子节奏、乐器音色这些抽象的概念,得用 “大提琴声像大哥哥说话” 这样的比喻才能懂。他们会跟着唱,但音准和节奏容易错,得边拍边唱来练。注意力只能集中一会儿,所以课堂得有唱、听、画这些短、平、快的活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梦之船》的歌词,听着歌能开心,愿意和同学一起扮小船摇摆。 2、表达《梦幻曲》里的大提琴声好听,能说 “像在讲故事” 之类的话。 3、看到大提琴图片会觉得想了解它,对音乐充满好奇。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跟唱《梦之船》,跟上 “摇啊摇” 的节奏,不抢拍也不拖拍。 2、用手拍 “强—弱—弱”(拍桌子 1 下、轻拍 2 下),感受三拍子。 3、能听完《梦幻曲》用彩笔画一条弯线表示旋律起伏,用黄色等暖色涂画表达温暖的感觉。 4、能看图片指出大提琴 “有 4 根弦”“下面有根金属棒撑着”。 (三)知识与技能 1、知道《梦之船》唱的是星星、小船、椰岛的梦,跟着老师读准歌词节奏(比如 “千颗星,万颗星” 读得像 “闪闪闪,亮亮亮”)。 2、用 “左手比 1,右手比 2、3” 的手势打拍子,唱准 “我的梦之船” 的调子。 3、听到大提琴声能模仿 “嗯嗯~” 的低音,知道它比小提琴大,是弦乐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会唱《梦之船》,跟着音乐摇摆,感受 “摇啊摇” 的节奏。 2、听《梦幻曲》能跟着哼,用彩笔画波浪线等线条表达感受。 (二)难点 1、唱 “我的梦之船” 时,空拍 “0” 要停住,别乱哼 2、拍 “强—弱—弱” 节奏(像拍气球 “砰—轻—轻”),别拍乱。 3、能听出大提琴声比小提琴低,不跟钢琴声混淆。 【教学准备】 音频:放《梦之船》和《梦幻曲》 图片:大提琴图(突出 4 根弦)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听着学:放音乐让孩子跟唱、听辨音色。 2、动起来:拍节奏、扮小船摇摆,用身体感受音乐。 3、看着学:看大提琴图片、演奏视频,直观认识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梦之船出发(10 分钟) 1、看动画听歌(2 分钟) 放《星空下的小船》简笔画动画,配《梦之船》“我的梦之船,在那遥远的” 这句歌,让孩子快速进入 “做梦划船” 的情境。 2、玩歌词节奏游戏(8 分钟) 老师带读 “千颗星,万颗星”,学生跟着读,拍手打重音。分组玩 “节奏接龙”,用课桌拍 “强—弱—弱”,提前感受三拍子。 设计意图:用动画和歌曲片段快速抓住孩子注意力,用 “梦幻航海” 的情境让他们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究学习:音乐和乐器的奇妙之旅(25 分钟) 1、学唱《梦之船》(12 分钟) (1)听音频跟唱,遇到空拍 “0” 就做 “手停嘴停” 的动作。 (2)2、用“1-2-3”,对比歌曲开头旋律,练音准。 (3)两人一组手拉手扮小船,边唱边摇摆,感受三拍子摇荡感。 2、听《梦幻曲》认大提琴(13 分钟) (1)对比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图片,说 “大提琴像大哥哥,声音更低”,听大提琴空弦音。 (2)看《梦幻曲》演奏视频,听完用彩笔画线条表示旋律起伏。 (3)快速听无伴奏合唱版,问 “声音变热闹了还是安静了”,感受音色不同。 设计意图:跟唱练旋律,竖笛练音准,扮小船练节奏,通过 “听—奏—动” 三个角度突破空拍和节奏难点,让唱歌不枯燥。 (三)课堂总结:我的音乐梦(5 分钟) 1、分组表演(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