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304630

3.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第1课时--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6页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5164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6页,学期,八年级,物理,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光的世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二节 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了解什么是平面镜,领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能熟练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在镜子里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一根点燃的蜡烛,把手伸到镜子后方_____ (选填“会”或“不会”)烧到手。 能 不会 我们都听过“猴子捞月”的故事,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掉到井里了吗?井里的月亮实际上是什么呢? 观察思考 平面镜 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 观看视频———加菲猫照镜子 一、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猜想与假设 (1)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上下不变、左右相反 1.实验器材:两支_____的蜡烛、_____、玻璃板支架、纸、光屏、刻度尺和火柴。 相同 玻璃板 (1)如图甲所示,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蜡烛的像。 (2)再把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直接(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_____蜡烛的像,这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_____。 (3)把另一支形状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如图乙,未点燃的蜡烛看起来也有了烛焰,比较点燃蜡烛的像的大小、正倒与蜡烛本身是否一致,发现它与像重合,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 垂直 没有 虚像 相同 2.实验过程 (4)在纸上描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的像的位置,并用直线连接蜡烛和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你会发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_____。 相等 垂直 对称 观看视频———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思考与讨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因为玻璃板表面平滑,可以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另外,玻璃板透明,能透过它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观察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却不能。 (2)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什么 答案 物体与像的大小是没法放在一起比较的,我们可以采取等效替代的方法。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蜡烛B移动到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虚像的位置上,便可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谈一谈实验中玻璃板为什么要垂直架在纸上 答案 如图所示,玻璃板如不垂直纸面放置,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 (4)实验中应尽可能选择薄的玻璃板,为什么呢 答案 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反射光,玻璃板越薄,玻璃板的两个面所成像的距离越近,这样像的位置更加准确。 【学以致用】 (2024·山西)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 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 大小。 (2)可选用_____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玻璃板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_____,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