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318349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56199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统编
,
诵读
,
25张
,
课件
,
峨眉山月歌
,
课外
(
课件网
) 峨眉山月歌 语文|七年级上册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成“小李杜”。 走近作者 峨眉山月歌 初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羌(qiāng)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李白 细读 想一想 古诗28字中,有5个地名,你能找出来吗?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半轮———半边、半个 影———月影 流———流动 夜发———夜晚出发 向———驶向 下———顺流而下、前往 君———作者的友人 了解诗意 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 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向三峡驶去。 (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 想意境,悟诗情 一个年轻人,初离故土,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 低头看到了什么? 这时他会怎么想? 心情怎样?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文的诗眼是“思”。 “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想一想,说一说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 本诗的章法 写景(一、二句)———描写峨眉山的美丽景色。 抒情(三、四句)———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想一想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 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主旨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古典诗歌的意象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1、送别类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 (1)柳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2)长亭 (3)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双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3.标点符号-(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汇编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材料作文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水浒传》及关联名著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红岩》及关联名著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儒林外史》及关联名著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3-2025)三年中考真题精选(2025-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